第59章 渙卦五十九坎下巽上(3 / 3)

“渙其群,元吉。”這句辭的“其”字在這裏麻煩又大了,說實在話這個字在這裏沒有辦法解開,我還是進精神病醫院算了,省得成天因為《易經》要死要活的。把“其”理解為“他的”或不譯不行嗎?不行。因為後麵有個“元吉”。

把“其”理解為“他的”的意思,“渙其群,元吉”這句辭可表達為“帝王發布號令他的百姓,大吉”。

帝王號令百姓就一定會大吉嗎?不一定。帝王號令百姓如果號令是錯誤的話,不但不會“大吉”,還可能引起國家的動蕩,甚至引起帝國的滅亡。這樣的道理周公不會不知道的。

把“其”按助詞無實義理解,“渙其群,元吉”這句辭可表達為“帝王發布號令百姓,大吉”。這樣也不通啊。

我的頭真的要炸開了。

這個“其”真的無解了嗎?請大家打開網上《百度詞典》,其,助詞,表勸勉。“其”有這個意思,但我不知道要如何表達。我要強行地把“勸勉”這兩個字用進去。

帝王發布號令勸勉百姓,的確大吉。

渙其群。渙,帝王發布號令。其,助詞,表勸勉。就用“勸勉”了。群,百姓。渙其群,帝王發布號令勸勉百姓。

元吉。大吉。

這一爻以上的那些文字是我以前留下的。我在修改我這個所謂的講稿的時候發現以上的理解不一定正確,因為我以前不知道“元”通“圓”。“元”通“圓”是在修改《乾》卦我的這個所謂的講稿的時候才知道的。

元吉。元,通“圓”,使之周全。吉,吉祥。元吉。使之周全吉祥。

渙有丘。渙,帝王發布號令。有,藏有。丘,《九丘》。《九丘》傳說中我國最古老的書名。按《尚書序》說:“九州之誌,謂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風氣所宜,皆聚此書也。”也就是說《九丘》這本書是百科全書無所不包。渙有丘,帝王發布號令藏有《九丘》。

匪夷所思。這個成語現在還在用。這個成語最早的出處應該就在這裏。“匪夷所思”現在的意思是,指言談行動超出常情,不是一般的人所能想象的。現在我們來解解看“匪夷所思”在這個卦裏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匪,同“篚”,盛物之器。夷,陳放。所,道理、方法。思,思想。“匪夷所思”,盛物之器陳放道理、方法、思想。

“渙有丘,匪夷所思”可以是“帝王發布號令藏有《九丘》,如同盛物之器陳放道理、方法、思想一樣”的意思。

周公太厲害,我們在《漸》卦、《歸妹》卦裏已經領略了周公修辭手法的風采,在這裏周公“故伎重演”,實讓人佩服啊。

周公說,帝王發布號令無所不包如同藏有《九丘》一樣,所以作為帝王應該“無所不知”,什麼道理呀,什麼方法呀,什麼思想呀等等等,應該像盛物之器陳放物品一樣通通存放在自己的腦子裏麵。周公他自己不是帝王,可是在成王早期他更似帝王,國家所有的一切包括管理國家一切的道理、方法和思想哪一樣不在他的頭腦之中呢?這就是周公,其實這句辭就是周公他自己的寫照。

《象》曰:“渙其群元吉”,光大也。

《象》曰:“帝王發布號令勸勉百姓使之周全吉祥”,廣大安定啊。

光大也。光,通“廣”,廣大。大,通“泰”,安定。光大也,廣大安定啊。

九五,渙汗其大號,渙王居,無咎。

九五,帝王發布號令如汗出於身不能收回一樣,最大聲喊叫帝王發布號令,興旺居住的地方,不能過錯。

我們把“渙汗其大號,渙王居,無咎”這句辭重新斷句為“渙汗,其大號渙,王居,無咎”。

渙汗。渙汗,按《古代漢語詞典》的注,比喻帝王的號令,如汗出於身,不能收回。渙汗,帝王發布號令如汗出於身不能收回一樣。

其大號渙。其,助詞,無實義。大,通“太”,最。號,大聲喊叫。渙,帝王發布號令。其大號渙,最大聲喊叫帝王發布號令。

王居。王,通“旺”,興旺。居,居住的地方。有人居住在鄉村,有人居住在城鎮,有人居住在東,有人居住在西,有人居住在南,有人居住在北。居住對於全國的百姓來說其實就是“國家”的意思。王居,興旺居住的地方。

無咎。無,可以是“不能”的意思。咎,過錯。無咎,不能過錯。

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更何況是帝王的號令呢?九五至尊,一言九鼎啊。現在帝王號令,興旺居住的地方。興旺居住的地方其實就是興旺建設自己的國家的意思。帝王的這個號令如此正確這樣美好,周公說,人們應該大聲疾呼,讓帝王的這個號令傳遍中華大地。

《象》曰:“王居無咎”,正位也。

《象》曰:“興旺居住的地方不能過錯”,方向正確啊。

正位也。這句辭對於卦來說,指的是九五爻陽爻居陽位,故“正位”。正,正確。位,方向。把這句辭的順序調整為“位正也”。“位正也”,方向正確啊。

上九,渙其血,去逖(tì)出,無咎。

上九,帝王發布號令如果用鮮血塗沾,前往安定顯露,沒有過錯。

渙其血。渙,帝王發布號令。其,如果。血,用鮮血塗沾。渙其血,帝王發布號令如果用鮮血塗沾。

去逖出。去,前往。逖,通“治”,安定。出,顯露。去逖出,前往安定顯露。

無咎。沒有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