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以製度,不傷財,不害民。”我們把這句辭重新斷句為“節以製,度:不傷財不害民。”
節以製。節,按前麵的理解,“節約節儉”的意思。以,依靠。製,製度。節以製,節約節儉依靠製度。
度。應遵行的標準。
不傷財不害民。不,無。傷,損害。財,財物。不,沒有。害,禍害。民,百姓。不傷財不害民,無損害財物沒有禍害百姓。
《象》曰:澤上有水,節。君子以製數度,議德行。
《象》曰:澤上有水,象征《節》卦。君子因此製定細密計劃,評議是非得知品行。
澤上有水。這是《節》卦的卦象。《節》卦卦象下為兌,兌為澤;上為坎,坎為水。故“澤上有水”。
君子以製數度。以,因此。製,製定。數,細密。度,計劃。君子以製數度,君子因此製定細密計劃。
議德行。議,判斷、評價、評議是非。德行,就是“德行”,意思看得懂,不要再解開了。好像不對。我們討論看看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德,通“得”,看到、得知。行,品行。還好再解了一下,不然就漏過去了。議德行,評議是非得知品行。
初九,不出戶庭,無咎。
初九,不出廳堂的門,沒有過錯。
“不出戶庭,無咎。”這句辭被孔子引用在《係辭上》,重在說明君子應該慎重縝密行事。
不出戶庭。戶,單扇門。庭,廳堂。這裏的“戶庭”指的就是“廳堂的門”。不出戶庭,不出廳堂的門。
其實這一爻和九二爻的辭都被周公省略了一個“節”字。如果不省略的話這兩個爻的辭是“初九,節,不出戶庭,無咎”、“九二,節,不出門庭,凶”。
無咎。沒有過錯。
《象》曰:“不出戶庭”,知通塞也。
《象》曰:“不出廳堂的門”,明了通達阻隔的緣故。
知通塞也。知,明了。通,按《說文》的注,達也。可以是通達的意思。塞,阻隔。知通塞也,明了通達阻隔的緣故。
九二,不出門庭,凶。
九二,不出院子的門,凶險。
不出門庭。門,兩扇門。庭,堂階前的院子。這裏的“門庭”指的就是“院子的門”。不出門庭,不出院子的門。
凶。凶險。
《象》曰:“不出門庭凶”,失時極也。
《象》曰:“不出院子的門凶險”,錯過窺伺綜合國力的機會。
失時極也。失,錯過。時,通“伺”,窺伺。“窺伺”可以是了解、觀察、暗中觀察的意思。“窺伺”在這裏可以是我們窺伺人家,也可以是人家窺伺我們的意思。極,《乾》卦《文言》裏有一句“‘亢龍有悔’,與時偕極”的辭,以前在討論這句辭的時候,我們把“極”理解為“空架子”的意思。當時我說過,在《節》卦裏有一個“極”字孔子把它用得更加精彩,我當時說的“極”就是這裏的這個“極”。極,按網上《百度詞典》的注,國際政治中指綜合國力。我不知道“極”的這個意思是什麼時候才開始有的,但是我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極”的這個意思是兩千五百年前孔子提出來的,它屬於孔子的專利。單單這個“極”字,孔子就不愧為大師,更何況不單隻是一個“極”字。從這裏我們可以非常清晰地知道,孔子是真正讀懂《周易》的人。也,在這裏讓它是“的機會”的意思。失時極也,錯過窺伺綜合國力的機會。
關於“戶庭”和“門庭”。這兩句辭差點沒把我“難死”。我以前去聽講《易經》,哎呀,這個事這裏不說了,傳部的《分辨易經》智癡肯定會說到的。“戶庭”和“門庭”粗粗一看,好像一樣,其實不然。“戶庭”和“門庭”其實完全不一樣。以前我說過《易經》的文字一字千金,“一字萬斤”啊。周公絕對不會隨隨便便地寫個什麼“戶庭”呀什麼“門庭”呀。如果隨隨便便地寫個“戶庭”、“門庭”的話,周公就不是周公,或者說“戶庭”、“門庭”就不是周公寫的。
“戶庭”指的就是“廳堂的門”。什麼是“廳堂的門”呢?現在關於“廳堂的門”的概念已經非常模糊了,特別是城市裏的年輕人,因為現在大家住的基本上都是套房。不過“廳堂的門”模糊了不要緊,到老北京的四合院去看一下就知道了。進四合院的那個大門就是九二爻說的那個“門庭”。“門庭”指的就是“院子的門”。進了四合院後要進到房間的那個門就是初九爻說的“戶庭”。
這個卦是在說節約節儉,並且是站在國家的角度來說節約節儉的。現在我們把“院子的大門”關起來,周公說,院子裏麵就是我們自己的國家。我們的國家提倡節約節儉,節約節儉了我們就會省下不少的錢,我們的國力就會提升,所以“無咎”,沒有過錯。現在我們把“院子的大門”打開,周公說,外麵就是別人的國家。外國的使臣來了,我們應該把他們安排到“國賓館”去,別讓他們以為我們“沒有鈔票”,我們應該讓他們知道其實我們很強大。還有我們派使者到外國去訪問時,別再“節約”了,千萬別騎著驢去,周公說我們不是有“專用飛機”嗎?這樣外國人就會“窺伺”到了我們國家的強大,他們就“不敢起壞心”了。同樣的我們出去了也可以“窺伺”到別的國家的相關的一些情況。其實“不出門庭”就是閉關自守的意思,所以“凶”。如果我們讀懂了這兩個爻爻辭的意思的話,我們就會發現“弱國無外交”這條定律是三千年前周公“說”的。所以孔子說,不出院子的門“失時極也”,錯過窺伺綜合國力的機會啊。這就是周公,這就是孔子,這就是聖人,這就是《易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