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巽宮八卦屬木(一)(2 / 3)

注釋:艮為國,為靈公。震為君,為發,為烏。兌為號,為亂。巽為夏氏,為殞。《左傳·宣公十年》中:“夏征舒恥靈公與其母夏姬亂。”

譯文:天下太平的陳靈公,不像個國君,與夏姬倫亂,他的兒子征舒因為痛恨而私下殺他,靈公因此喪失了性命。

巽變臨

原文:巨蛇大鰍,戰於國郊。上下閉塞,君主走逃。

注釋:坤為國,為郊,為魚,為下,為漕,為隔塞。震為衛,為侯。反巽為蛇。《左傳·莊公十四年》中:“內蛇與外蛇鬥於鄭南門中。”

譯文:巨莽蛇與大泥鰍,爭鬥在城外郊區,上下信息閉塞不通,君王隻好逃走。

巽變觀

原文:讒言亂國,覆是為非。伯奇流離,共子憂哀。

注釋:坤為流離,為國,為憂,為哀。反兌為讒言,為亂。反震為伯,為子。

譯文:讒言亂了國,顛倒是非,君吉甫的兒子伯奇被逐流亡在外,恭子申生也十分憂愁。

巽變噬嗑

原文:鬱日不明,為陰所傷。眾霧集聚,共奪日光。

注釋:鬱日,日食也。離為日光,為明。震為奪,為集,為聚。坎為眾,為霧,為傷。

譯文:天色陰暗不明朗,全被陰雲蔽遮,四方的雲霧聚集,奪去了日光。

巽變賁

原文:望城抱子,見邑不殆。公孫上堂,大君歡喜。

注釋:離為望,為見。震為抱子,為公,為大君,為歡喜。艮為城,為邑,為孫,為堂。

譯文:眼望城門懷抱兒子,發現城裏沒有危險;公孫上堂議事,大君見了非常歡喜。

巽變剝

原文:三蟲為蠱,<跡無與。勝母盜泉,君子弗處。

注釋:坤為母,為安,為泉,艮為居,為處,為削。伏巽為蟲,為蠱。《左傳》中:“三蟲為蠱。”《屍子》中:“孔子至勝母縣,暮矣而不宿,遇盜泉渴矣而不飲。”

譯文:三個蟲字組合成蠱字,寓意要徹底消滅害蟲;勝母村有一個盜泉,君子不去飲盜泉之水。

巽變複

原文:車馳人趨,卷甲相求。齊魯寇戰,敗於犬丘。

注釋:震為車,為人,為弛,為齊魯,為戰。艮為甲,為犬,為丘。犬丘,地名。《左傳》中;“鄭子然侵宋取犬丘。”

譯文:車輛奔馳人疾跑,卷起鎧甲而祈求;齊魯二國在激戰,結果齊國戰敗在犬丘。

巽變無妄

原文:欲訪子車,善相欺紿。桓叔相迎,不見所期。

注釋:震為訪,為子,為車。艮為叔,為見。《說文》中:“桓,郵亭表也。”

譯文:要想拜訪子車,但又設法欺騙對方;桓叔前來迎接,卻又不清楚約定的具體時間。

巽變大畜

原文:爭雉失羊,亡其金囊。利得不長,陳蔡之患,賴楚以安。

注釋:乾為金,艮為安,兌為羊。伏巽為利,為雞。震為陳,為蔡,為楚。《史記·孔子世家》中:“陳蔡聞楚聘孔子,懼,發徒役圍,孔子不得行,於是使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孔子,然後得免。”

譯文:為爭奪小雞反而丟失羊,同時還丟了錢袋子;雖然獲利但時間不長,孔子在陳蔡之國的禍患,全靠楚國得以解脫。

巽變頤

原文:歲莫花落,陽入陰室。萬物伏匿,利不可得。

注釋:艮為陽,為室。坤為陰,為歲,為萬物。

譯文:寒冬臘月鮮花凋零,陽氣潛伏在陰氣之中,萬物都匿藏,利益無可得。

巽變大過

原文:晨風文翰,大舉就溫。昧過我邑,羿無所得。

注釋:巽為風,兌為昧,伏離為溫,為文翰,乾為大。《詩》:“穴鳥彼晨風,鬱彼北林。”

譯文:鳥展開了翅膀,都向南方溫暖之地遷徙,經過我的城市,就是後羿也無法將它們射殺。

巽變坎

原文:持鵠抱子,見蛇何咎?室家俱在,不失其所。

注釋:坎為咎,為失。震為鶴,為子,為鳴,為抱。艮為室,為家,所,伏巽為蛇。

譯文:一手拿著天鵝,一手抱著孩子,見到蛇也沒有被傷害,家中妻子兒女俱在,住宅也不會丟失。

巽變離

原文:隱隱大雷,滂霈為雨。有女癡狂,驚駭鄰裏。

注釋:兌為滂霈,為雨,為女。巽為進退,故癡狂。

譯文:雷聲隱隱炸響,滂沱大雨下個不停,有一女子患了癡狂症,嚇壞了周圍的鄰居。

巽變鹹

原文:無足斷跟,居處不安,凶惡為患。

注釋:艮為足,為處,為安,兌毀折,故斷,故凶,故患。

譯文:沒有腳是因斷了腳跟,居住之處不安寧,凶惡釀成大禍。

巽變恒

原文:破筐敝,棄捐於道,不複為寶。

注釋:震為筐,為道,為寶。兌毀,故破敝,故棄損。

譯文:破簍筐子爛蘿筐,全被拋棄在道路旁,再也不當做寶貝看待。

巽變遁

原文:三雞啄粟,十雛從食。饑鳶卒擊,亡其兩叔。

注釋:巽為雞,為粟。艮為鷹,為擊,為叔,反兌為啄,為雛,兌卦二數,故兩叔。

譯文:三隻雞啄米,十隻小雞跟過去,餓鷹趁機撲來襲擊,兩隻小雞被抓走。

巽變大壯

原文:乘車七百,以明文德。踐土葵丘,齊晉受福。

注釋:震為乘,為車,為福,位東,故齊。反艮為土,為葵丘,艮卦七數,故七百。兌位百,故晉。伏離為陰,為文德。葵丘,地名。

譯文:出使車輛七百輛,前往赴會結盟弘揚文明之德,在踐土葵丘結成同盟,齊國晉國從此興旺受福。

巽變晉

原文:百足俱行,相輔為強。三聖翼事,王室寵光。

注釋:離卦三數,故三聖。坎為聖,為事,為宮室。艮為光,為輔。反震為足,為百,為行,為王,為翼。

百足,蟲名。三聖,謂文王、武王、周公。《淮南子》中:“百足之蟲,至死不僵。”

譯文:百足一齊行走,團結互相強大,三位聖賢輔佐朝政,王朝得以興旺有寵光。

巽變明夷

原文:典策法書,藏閣蘭台。雖遭潰亂,獨不遇災。

注釋:坤為文,故典冊、法書,為亂潰,為災。伏巽為蘭,反艮為台。

譯文:國家的典冊檔案,大都藏在宮廷的蘭台裏,雖然遭遇動亂,但受到保護沒有毀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