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皇曆將建、除、滿、平、定、執、破、危、成、收、開、閉12個字分別注在皇曆中的每個日期的下方。凡與除、危、定、執、成、開6個字對應的日子,就是黃道吉日;與建、滿、平、破、收、閉6個字對應的日子,就是黑道凶日。
第三節 九星循環及推算法
九星循環是天星以九個循環來記月的:九星循環圖一白→九紫→八白→七赤→六白→二黑→三碧→四綠→五黃已知當年的某月九星,要算任何一年的九星,隻要把向後的年數乘以12除以9,若得到整數則相同的月(閏月不計算);若有餘數,則根據循環表向前後數即可,萬世不休。
如2000年正月是五黃,你要計算2015年的三月,即用15×12÷9=20,即2015年正月份為五黃,三月應三碧(五黃順時針向後數三即是)。
第四節 陽曆閏年閏月的由來計算法
陽曆的來曆“陽曆”又名“太陽曆”,係以地球繞行太陽一周為一年,為西方各國所通用,故又名“西曆”。我國自民國元年采用陽曆,故又名曰“國曆”。為與我國舊有之曆相對稱,故又名曰“新曆”。
年有三種:地球繞日一周,曆三百六十五日六小時九分九秒,謂之“恒星年”;太陽過近地點循黃道東行一周,複過近地點,曆三百六十五日六時十三分四十八秒,謂之“近點年”;太陽過春分點,循黃道東行一周,複過春分點,曆三百六十五日五小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謂之“回歸年”,亦稱“歲實”。因二分點(春分點秋分點)每年沿黃道向西逆行約五十秒,故回歸年較恒星年之時間為短,相差二十分二十三秒,謂之“歲差”。
此三種年之時間不同,欲使每年之節氣寒暑不變,故取回歸年為製曆之年,古人對於回歸年之時間,有記住之必要。為便於記憶編一歌訣如下:地球繞日一周年,要知時間有多少?三六五日加五小,四十八分四六秒。
自一月一日至次年一月一日謂之一年,年長本應與歲實相等,然而一年之日數,必須是整數。不便將奇零之時數計入,故以三百六十五日為一年,每年餘五小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至四年約滿一日,故每四年增加一日,為閏日,謂之“閏年”,其無閏日之年,謂之“平年”,平年三百六十五日,閏年三百六十六日。
但四年之閏餘,僅二十三時十五分四秒,今閏一日,未免過多,超過之四十四分五十六秒,積至二十五閏,為十七時五十八分二十四秒,約合一日之四分之三,故每滿百年廢一閏,至第四百年又不廢,如是每四年置一閏,每四百年減三閏,計超過二小時五十三分二十秒,須八個四百年後,即三千二百年後,始補足此一日之差。
陽曆閏月的計算凡公元年數能以四除盡者(例如一九七二年、一九七六年)皆為閏年.唯世紀年(例如一八○○年、一九○○年)則不閏;世紀年之年數,可以四除盡者,(例如一六○○年、二○○○年)則仍為閏年;即西曆年數,若以百除之得整數,再以四除之而除不盡者,皆不置閏,其能除盡者則仍為閏年。
舊皇曆將建、除、滿、平、定、執、破、危、成、收、開、閉12個字分別注在皇曆中的每個日期的下方。凡與除、危、定、執、成、開6個字對應的日子,就是黃道吉日;與建、滿、平、破、收、閉6個字對應的日子,就是黑道凶日。
第三節 九星循環及推算法
九星循環是天星以九個循環來記月的:九星循環圖一白→九紫→八白→七赤→六白→二黑→三碧→四綠→五黃已知當年的某月九星,要算任何一年的九星,隻要把向後的年數乘以12除以9,若得到整數則相同的月(閏月不計算);若有餘數,則根據循環表向前後數即可,萬世不休。
如2000年正月是五黃,你要計算2015年的三月,即用15×12÷9=20,即2015年正月份為五黃,三月應三碧(五黃順時針向後數三即是)。
第四節 陽曆閏年閏月的由來計算法
陽曆的來曆“陽曆”又名“太陽曆”,係以地球繞行太陽一周為一年,為西方各國所通用,故又名“西曆”。我國自民國元年采用陽曆,故又名曰“國曆”。為與我國舊有之曆相對稱,故又名曰“新曆”。
年有三種:地球繞日一周,曆三百六十五日六小時九分九秒,謂之“恒星年”;太陽過近地點循黃道東行一周,複過近地點,曆三百六十五日六時十三分四十八秒,謂之“近點年”;太陽過春分點,循黃道東行一周,複過春分點,曆三百六十五日五小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謂之“回歸年”,亦稱“歲實”。因二分點(春分點秋分點)每年沿黃道向西逆行約五十秒,故回歸年較恒星年之時間為短,相差二十分二十三秒,謂之“歲差”。
此三種年之時間不同,欲使每年之節氣寒暑不變,故取回歸年為製曆之年,古人對於回歸年之時間,有記住之必要。為便於記憶編一歌訣如下:地球繞日一周年,要知時間有多少?三六五日加五小,四十八分四六秒。
自一月一日至次年一月一日謂之一年,年長本應與歲實相等,然而一年之日數,必須是整數。不便將奇零之時數計入,故以三百六十五日為一年,每年餘五小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至四年約滿一日,故每四年增加一日,為閏日,謂之“閏年”,其無閏日之年,謂之“平年”,平年三百六十五日,閏年三百六十六日。
但四年之閏餘,僅二十三時十五分四秒,今閏一日,未免過多,超過之四十四分五十六秒,積至二十五閏,為十七時五十八分二十四秒,約合一日之四分之三,故每滿百年廢一閏,至第四百年又不廢,如是每四年置一閏,每四百年減三閏,計超過二小時五十三分二十秒,須八個四百年後,即三千二百年後,始補足此一日之差。
陽曆閏月的計算凡公元年數能以四除盡者(例如一九七二年、一九七六年)皆為閏年.唯世紀年(例如一八○○年、一九○○年)則不閏;世紀年之年數,可以四除盡者,(例如一六○○年、二○○○年)則仍為閏年;即西曆年數,若以百除之得整數,再以四除之而除不盡者,皆不置閏,其能除盡者則仍為閏年。
地球之軌道為橢圓型,故距日有遠有近,一月一日,其距離最近。謂之“近日點”,七月二日距離最遠,謂之“遠日點”。一年的開始,謂之“歲首”,亦稱“年始”,陽曆以近日點為歲首,為元月一日。
陽曆每年分十二個月,每月的日數不規則,大月三十一天,小月三十天,每年二月二十八天,閏年二月二十九天。陽曆的一個月,與月球之運行無關,不過是一年分為十二段,失去月的意義。除二月份有平年閏年之分外,每年各月的天數均有一定:七月以前,單月是三十一天,雙月三十天;八月以後,雙月是三十一天,單月三十天。為了記憶方便,編一歌訣如下:一三五七八十臘,每逢此月全是大,四六九冬三十天,唯有二月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