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羅盤透解(一)(2 / 3)

3.第三層:“後天八卦”後天八卦的方位是:離南,坎北,震東,兌西,巽東南,艮東北,坤西南,乾西北。

4.第四層:“地支十二位”此層用地支十二位,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表示十二方位,每一方間隔三十度,午指南,子指北,卯指東,酉指西。

5.第五層:“坐家九星”坐家是方向、方位的意思。九星指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左輔、右弼,前七星指北鬥星,後兩星指旁邊兩顆移動時看不到的星,但當它們為肉眼所看到時,就能很容易辨認出。風水理論認為,氣清上升而成故地有吉凶。九星在天上移動,和它們統屬的地方互為感應。所謂“二十四山”,即四維、八幹、十二支等二十四方位,九星配合五行,二十四方位的秩序是“艮丙貪狼木,巽辛巨門土,乾甲祿存土,離壬、寅、戌文曲水,震未亥廉貞火,兌丁、巳、醜武曲金,坎癸、申、辰破軍金,坤乙、輔弼、土木。”

6.第六層:“二十四星名”二十四天星和二十四方位相配,闡釋“天星下應”的觀念,二十四天星和二十四方位的組合是:天皇亥,天輔壬,天壘子,陰光癸,天廚醜,天市艮,天培寅,陰璣甲,天命卯,天官乙,天罡辰,太乙巽,天屏巳,太微丙,陽權午,南極丁,天常未,天鐵坤,天關申,天漢庚,少微酉,天乙辛,天魁戌,天廄乾。天皇星在亥,上應紫微垣,艮應天市垣,丙應太微垣,酉應少微垣,這四垣是天乙應辛,南極應丁,巽、辛、丁和艮、丙、酉稱為“六秀”。天屏應巳,為紫微垣的對宮,稱為帝座明堂。巳、亥合六秀,又稱“八貴”。在“三吉”、“四貴”、“六秀”、“八貴”之內,陽宅大旺,人丁富貴綿遠,陰宅無水蟻,發福悠久。

7.第七層:“地盤正針”羅盤中有三針三盤,即地盤正針,天盤縫針,人盤中針。三盤同分為二十四格,每格各占十五度,稱為“二十四山”。二十四方位是用十二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八幹(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四維(乾卦、艮卦、巽卦、坤卦)的名稱合成。磁針所指,當午的正中,稱為正針;當壬子、丙午之縫,稱為縫針;當子、癸、午、丁的中間,稱為中針。

三針三盤中地盤最早創立,其次是天盤,最後是人盤。地盤正針在什麼時候創立,無從稽考,但至晚不會晚於唐代術數家丘延翰的時代。至於縫針、中針的創始,術士中常有流傳。

清末劉公中的《堪輿避謬傳真》一書中說:“楊筠鬆依臬影之子午,設縫針二十四山,以測天十二宮……賴太素依北極之子午,高中針二十四山以測天星,其子癸、午丁之中,當磁針之門,故世人稱為中針二十四山。”所以又有楊公縫針、賴公中針之稱。由於正、中、縫三針指向不一,因而產生了以何為準,如何應用以辨吉凶等問題,術士們對這些問題的不同解法,形成了不同的風水流派。這些爭論都是門戶之見,毫無科學根據可言。清乾隆時範宜賓《羅經精一解》中說道:“近公時師不知經盤始末,正針為何用,穿山透地為何用,就徽(安徽)羅所造,硬以正針立向,以中針格龍,或格以平方,又經縫針消水,或以中針立向,或以正針、中針、縫針一串並用,紛紛不一。”其中,三合法即三盤合用應用最廣,“正針可辨方位陰陽,中針可察天星貴賤,縫針可占五行生死”。縫針是楊筠鬆在880年前後觀察到當時磁偏角東移,因而把正針的方向位作七又二分之一度西移,以為與此適應。到了12世紀,磁偏角卻向西傾移,因此賴文俊按正針的方位向東移七又二分之一度,再度與此適應。這三個圓是磁偏角在中國順序地向東和向西移時保留下來的,像化石般的痕跡體現在羅經盤上。

國內著名學者王振鐸先生認為,正針指磁極子午,中針指北極子午。按現代科學的理解,臬影子午與北極子午原則上應是一致的,那麼就不會有中針和縫針的偏差。所以,關於羅盤三針三盤的科學性研究,有待於進一步開展。

那麼正針、縫針、中針為什麼稱為地盤、天盤、人盤呢?風水理論認為,正針定南北,是納地之氣;而縫針把樹臬以測日影而定南北,是納天之光;至於把中針稱為人盤,則是符合天地人三才之義。

8.第八層:“四時節氣”此層顯示一年中的二十四節氣,即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風水理論認為,二十四山之下分布二十四節氣,立春始艮,大寒始醜,每節氣分上、中、下三候,共七十二候,以說明陰陽消長之理,順逆進退之數,推明五運六氣。

9.第九層:“穿山七十二龍”此層用六十甲子,加八幹四維而組成七十二龍,起甲子於正針之壬未,七十二龍分配在二十四山之下,一山統三龍,以應歲月七十二候。風水師多用此層格龍,與透地六十龍相為表裏,專論山崗來脈,推定其吉凶情況。

10.第十層:“五家五行”五家五行是正五行、雙山五行、八卦五行、玄空五行、洪範五行。風水師根據五行相生相克的方法,配合五行對應的五方位、四季節來論陰陽的消長,判斷龍砂穴水的情況,從而確定宅的得失吉凶。一般多用八卦五行、玄空五行立向,消砂納水,洪範五行用於坐山起遁墓運,正五行、雙山行和洪範五行三配合,用以行龍定穴。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11.第十一層:“透地六十龍吉凶”這層是宋朝西山蔡氏所定。蔡氏指蔡元定,元定字季通,福建建陽人,是宋儒蔡發(字神與)的兒子,少年受到良好教育,長大後從宋大儒朱熹遊學,貫通經義,著述甚多,世稱西山先生。他認為穿山七十二龍斷而不續,天紀盈縮六十龍早無間斷,但間狹不均,故製盤,以六十甲子均勻分布在二十四山之下,以縫針為準,起甲子於縫針之壬初,用於定各龍的純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