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警戒線內,即使有人來到這裏,知道陵墓的大致位置,但肯定難以判斷陵墓的具體位置。
如此無懈可擊的安全措施,使西晉皇陵在首陽山下享受了千餘年的清靜。它後來如何被發現的呢?西晉皇陵分東西兩區,東區在河南省偃師市城關鎮潘屯、杜樓兩村以北山下,西區在首陽山鎮南蔡莊北的鏊子山下,兩區相距數裏。
與潘屯、杜樓兩村相距不遠有兩個村莊,一個名叫墳莊,一個名叫香峪。顧名思義,墳莊肯定與墳有關,香峪則是燒香的山穀。古代帝王修建陵墓後,都要派人守護,守墓人的後代就地為家,慢慢繁衍,最後形成村落,這些村名當然也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
巧合的是,20世紀初,附近一戶農家挖紅薯窖時,挖到一座晉代的墓。墓中一方墓誌,上有“北望皇陵”等記載。後來這裏陸續有晉代古墓被發現,看來當時的晉人是想沾皇家的好運,才紛紛把墓地選在這裏。於是,人們猜想西晉皇陵就在附近,但具體位置仍是一個謎。
司馬懿墓20世紀80年代,考古工作者利用先進的探測儀器,對這一帶進行勘探,確定了古晉皇陵的具體位置,才解開了這一千年之謎。
枕頭山下,隔著山穀向對麵望去,但見雲霧繚繞中有一座形如枕頭的山峰,其下麵就是西晉後陵東區。有5座墓葬,均坐北朝南,子山午向。朝山案砂,金箱玉印,旋九曲環繞顧戀,俱大富大貴之地。其中1號墓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墓道長46米,寬11米,墓室長4.6米,寬3.7米,高2.5米。該墓位於墓地東部,居尊位,與其餘4座墓相距約50米。枕頭山下是低平、富饒的伊洛河平原,視野非常開闊。那就是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的墓地。
出西晉皇陵東區向西區,即是鏊子山。有趣的是,站在最高點看鏊子山,恰如一個圓圓的鏊子。鏊子山下發現了多處墓葬,均坐北朝南,子山午向,其布局主次分明,排列有序,顯示出死者生前的尊卑關係。其中1號墓位於墓地最東端,居於尊位,且在墓地中規模最大,其墓道長36米,寬10.5米,墓室長5.5米,寬3米,高2米,故此墓主人是該墓地生前地位最高者———晉武帝司馬炎的峻陽陵。
晉武帝作為西晉的開國皇帝,在墓地選擇上看來是費了一番心機。鏊子山兩端分別向南介出一道較為平緩的山梁,對墓地形成三麵環抱之勢,就如一把羅圈椅,可以安安穩穩地坐享太平,是修建帝王陵墓很理想的風水寶地。
不管陵墓風水選得多麼精妙,不管保密工作做得多麼好,西晉王朝還是在短短數十年裏土崩瓦解了。
司馬懿該籌劃的都籌劃到了,該算計的都算計了,從他自己一直算到孫子輩,最後一招還是失算了!宋朝大易學家、堪輿風水家邵康節大師,為晉朝滅亡敘詩一首,道出了真情:自古禦戎無上策,唯憑仁義是中原。王師問罪固能道,無子蒙塵爭忍言。
兩晉亂亡成茂草,二君屈辱落陣編。公閭延廣何人也,始信興邦亦一言。
盡管如此,司馬懿還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成為一世梟雄。
第九節 神奇的微山島上四賢墓
中國長城和運河,在祖國大地上巧妙地鐫刻了一個偌大的“人”字。而波光山影、日出鬥金、四麵環水、由九十九座錐式山峰組合成為大陸丘嶺似的微山湖島便嵌在這“人”字的一畫運河上,像一串熠熠的明珠,形成了風光秀麗的天然公園。
微山島風景傳說在很久以前,島上主峰上落過一隻金鳳凰。來島的盜賊夜劫金鳳凰,突然火起,金鳳凰金翅一閃,遁入雲空,留下一個金蛋,沉入山下。立時天降暴雨,水如猛獸,大有吞噬島子之勢。島上人冒雨祈拜,金鳳凰顯靈,雨幕中,那隻沉入山下的金蛋化成一隻金船和一個人麵獸身的神童,神童隨水勢的大小撐駛著主宰島子沉浮的金船。從此,微山島上便水漲島高,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日出鬥金。
千百年來,這個美麗傳說以及廟宇群矗、香霧繚繞的古墓區和神奇的現留城,吸引了無數文騷墨客聯訣提攜聚於島上,發思古之幽情,抒鴻鵠之齎誌,也引來了清康熙、乾隆兩代皇帝登臨此島。今日,微山島更以鐵道遊擊隊的搖籃和四賢墓而聞名遐邇。請吟陳毅元帥詩《過微山湖》:橫越江淮七百裏,微山湖色慰征途。魯南峰影嵯峨甚,殘月扁舟入畫圖。
當人踏上微山島,首先撞入微子墓眼簾的便是島西那高築在山峰上的三賢墓。坐落在島的西北部,全島製高點上的微子墓,因曾落過那隻金鳳凰,故島上人俗稱“鳳凰台”。
微子墓坐落在海拔91.6米高的山上,此山以微子墓而得名,湖又因山取名。因此,微山縣也因此山而冠名。
微子,名啟,是殷帝乙的長子,殷紂王的同母庶兄。由於紂王執政以後昏庸無道,沉湎酒色,其兄微子進諫不聽,憤憤離開朝歌,隱於微地。此時天下大亂,周武王拜薑子牙為相伐微子墓紂,紂退鹿台,和衣自焚。周公旦奉周武王之命,把微子封於殷地,以代殷後,爵為宋國公,都於商丘,死後葬於宋國留邑(留縣治,即微山島)。微子的後裔以殷為姓,依墓而居。
微子墓坐北朝南,子山午向,墓呈圓形,高10米,底徑7.5米。墓前有石碑四通,中間主碑高2.23米,寬0.88米,正文為漢丞相匡衡題字:“殷微子墓”。南昌尉梅福篆寫橫額:“仨參箕比”。墓上翠柏叢叢,滴翠凝綠,墓前320級拜台穿過殿堂,金碧輝煌,遙遙望去,似仙山瓊閣隱於金光湖中。登臨鳳凰台,駐足山巔,舉目回顧,百裏湖麵,浮光躍金,菰草金黃,水鳥啁啾,銀絹素帛,撲朔迷離,令人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