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陵
福陵又名東陵。東陵位於沈陽市區東北部丘陵地帶,是東陵風景區的中心。後金天聰三年(1629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和皇後葉赫那拉氏的陵墓福陵建成。1929年,奉天政府將福陵開辟成公園,因位於市區東部,故得此名。福陵是沈陽名勝古跡之一,具有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傳統和滿族文化風格。陵園坐北朝南,四周圍以紅牆,南麵中央為單簷歇山式正紅門三楹,拱門三道。道路兩側聳立著成對的華表、駱駝、獅子、馬、虎等石雕。登上象征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一百零八級台階,有一座形似城堡的“方城”,這是陵園的主體,方城後麵為月牙形寶城,寶城正中是突起的寶頂,下麵是埋葬努爾哈赤和葉赫那拉氏的地宮。氣勢宏偉,古樸典雅,清幽肅穆,令東陵依山傍水,讓人流連忘返。
第三十一節 窩窩進士 《窩窩賦》 窩窩穴
清朝乾隆三年(1738年),在山東微山魯橋仲淺村,出了個曾任湖北鄉試主考官、後任陝西道監察禦史的窩窩進士———仲永檀。
仲永檀,字襄溪,號樂園。是孔子大弟子仲子路的後裔,雖然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家庭,但他人窮誌不短,而且才華卓異,學富五車,名聞鄉裏。
1736年,正值京城開考,仲永檀身背妻子給他蒸的幾鍋高粱窩窩頭,晝行夜宿,風餐露宿,餓了啃個窩窩頭,渴了喝碗涼泉水,連日奔波直到京城。誰知考期已過,三場已畢,他誤考了!這下仲永檀傻眼了,望著僅剩的兩個硬邦邦的窩頭抱頭痛哭。這一哭聲驚動了微服私訪了解考場選拔人才的乾隆皇帝。當乾隆看到麵前這個天庭飽滿、地閣方圓、從骨子裏透出一股正氣的仲永檀並仔細詢問因由後,指著仲永檀手中的窩窩頭說:“你就從這窩窩頭寫篇賦吧。”仲永檀手拿太監遞過來的筆墨紙張,凝神靜思,浮想聯翩,即飽蘸濃墨,運筆如疾風掠地,一篇驚風雨、泣鬼神的絕世佳作《窩窩賦》一氣嗬成:美哉窩窩兮,天地之所產,人力之所造。內二外八,纖手成就。遠望似將軍之帽,近看似染靛之泡。似饅頭而無底,像燒餅而又高。窩窩頭仰麵大笑:俺今日那比往朝!運未來暫且藏頭,既得時方顯榮耀。
憶昔日年豐歲稔,到處裏家家富豪。主人翁絕不掛齒,主人婆懶怠做造。尋常與奴婢作伴,乞丐相交。又將俺冷眼觀瞧:說俺內虛外實,皮膚粗糙;肚大而黑,尖頭少腦。氣得俺幹發躁。又將俺火裏燒,燒得俺渾身之泡,遍體俱焦,又張著大嘴咬。還將俺喂雞喂貓,受不盡無限委屈,俺也有口難道。
忽然間年荒歲饑,風雨不調,價值陡長,聲名倍高;足登貴品,麵目改了,主人翁回嗔作喜,主人婆親手做造。奴仆們個個想我到,我怎能朝夕來了。求我的街頭喊叫,離我的光棍抱瓢,尋我的逢門哀告,叫了多少爺爺奶奶,也難見俺的容顏美貌。
非是我賣國弄權,非是我誣捏假造,我真有起死回生的手段,不愧為扶困助急的英豪,勝似那補虛增力的丸散,救苦濟命的丹膏。我不到,嗓子裏遭了火燒———燒得喉中冒煙,口幹舌焦。禁不住肚子裏喧嚷,五髒裏吵,不由得眼前起花,風吹待倒。我不到,任憑他伶牙利齒的英豪,悶坐也感無聊。我不到,那捧腹搖尾的人物,舉步也要躬腰。我不到,榆柳遭殃,葉皮去了。我不到,未出閨門的秀女,也顧不得害臊。我不到,人人生法求我,家家亂哭亂嚎。
且慢說今人重我,就是那古人誰不把我當做法寶。名稱我救駕的將軍,其實我本領更高:我不到,大舜、伊尹耕過荒郊。伯夷、叔齊首陽餓殍;我不到,趙武靈王綠林求卯,伍子胥丹陽吹簫;我不到,梁武帝餓死台城,孔子絕糧,從者慢惱;我不到,朱買臣難挑柴擔,呂蒙正忍饑破窯。世上人往往輕我,惹得我時常冷笑:笑的是笑我者兩手捧我,輕我者今才知道。
得我之人,整日麵目不改;失我之人,三日容貌變了。請問知禮君子,論一論誰長誰短,誰低誰高?您連我窩窩頭也不勝,還充得什麼人物,弄得什麼腔調。
這一篇絕世佳作《窩窩賦》,借窩窩之口,采用對比手法,敘述了窩窩的遭遇,說明了窩窩對窮人的生活所起的巨大作用,實是抒發了個人不得誌的悲憤情懷。
當乾隆皇帝接過仲永檀寫的《窩窩賦》朗讀後,連聲叫絕,隨即將仲永檀帶入宮中,親賜轉本禦史之職。
1742年,仲永檀遭軍機大臣鄂善陷害,憂憤英年而逝。
仲永檀的祖塋坐落在微山湖的東岸仲淺村北,艮山坤向,頭枕東北桃花山,腳蹬西南微山湖,整個地形為窩窩形,實為股窩穴。京杭大運河彎轉繞抱玉帶水,右水倒左出辛戌方,主大富大貴,位入一品,發福綿遠。前有仲子廟,綠樹掩映,古樸巋然。
1765年,乾隆皇帝沿運河下江南,親自拜謁仲廟,欽賜“三德達身修勇故不怠,四科從政事果則無難”對聯一幅,橫額匾“賢詣升堂”以示對仲永檀及家族一片敬意。
第三十二節 因與乾隆皇帝對闋而得寵的高熙
清朝乾隆年間,在滕國出生的高熙從小就聰明敏捷,頭腦反應特快,通過鄉試、省試,名列前茅,進京趕考一舉中的,被任翰林院丁班學士。
當時朝廷新規:翰林院分甲、乙、丙、丁四個層次,甲班最高,參與朝事,丁班最低,不能上朝參政,隻能做虛職撰文、修編、文圖等工作。因此也甚為清閑,整天一班人聚在一齊,吃喝閑談,猶如現在一堆人擠在辦公室裏,喝茶、聊天、打撲克、扯皮一般。
這一年春天,正趕皇妃過壽,全體大臣文武百官,翰林院甲、乙、丙、丁班大學士全都參加,因皇帝事先口諭有事不能參加,因此文武大臣也肆無忌憚,開懷暢飲。正當狂喝興起之時,忽然“皇上駕到”,拖著長音童子腔的四個語音如雷炸耳。頓時,全體文武百官慌作一團,都跪拜在地,大氣都不敢喘,拜候皇帝的駕到。誰知,乾隆皇帝立在大廳門口不動,從嘴裏蹦出上聯:、涼、酒,一點、兩點、三點”。全場鴉雀無聲,也許酒過了頭,竟然無人對出下聯,沉默僵持一會,此時,乾隆皇帝已麵帶怒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