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土壤質地的判斷與改良(1 / 2)

(二)不同土壤質地的肥力特征與生產特性

1.砂土類含砂粒較多,粒間孔隙大,易於耕作,排水通暢,通氣透水性強。大孔隙沒有毛管作用,保水性差,土壤容易幹燥,抗旱能力弱。砂土類主要礦物成分是石英,含養分少,要多施有機肥料。砂土類保肥性差,施肥後因灌水、降雨而易淋失。因此施用化肥時,要少量多次。砂土類的土壤熱容量小,易升溫也易降溫,晝夜溫差大。生產上宜種植生長期短而耐貧瘠的植物,如仙人掌類、塊根塊莖類,也可作為苗床、扡插用土等。

2.黏土類含黏粒較多,粒間孔隙很小,多為極細毛管孔隙和無效孔隙,排水通氣能力差,易受漬害和積累還原性有毒物質。毛管作用明顯,保水保肥性好,抗旱能力強。黏土類礦質養分較豐富,有機質含量高。黏土類的土壤熱容量大,土溫平穩,不易升降。黏土幹時緊實堅硬,濕時泥爛,耕作費力,宜耕期短。生產上宜種植多年生的喬木、灌木、草坪等植物,摻合一定比例的珍珠岩、蛭石、河沙等基質,是良好的盆栽營養土。

3.壤土類砂黏適中,兼有砂土類、黏土類的優點,是農業生產上質地比較理想的土壤,適合各種植物生長。

(三)土壤質地的改良

土壤質地的改良應因地製宜,不同的質地適合不同的植物,根據植物要求與生產條件,對不良質地的土壤進行改良,滿足植物生長的需要。

1.增施有機肥料對於大田土壤增施有機肥料,既可改良砂土,也可改良黏土,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這是改良土壤質地最有效和最簡便的方法。

2.摻砂摻黏、客土調劑如果砂土地(本土)附近有黏土、河溝淤泥(客土),可搬來摻混;黏土地(本土)附近有砂土(客土)可搬來摻混,以改良本土質地。

3.翻淤壓砂,翻砂壓淤有的地區砂土下麵有淤黏土,或黏土下麵有砂土,這樣可以采取表土“大揭蓋”翻到一邊,然後使底土“大翻身”,把下層的砂土或黏淤土翻到表層來使砂黏混合,改良土性。

4.引洪放淤,引洪漫沙在麵積大、有條件放淤或漫沙的地區,可利用洪水中的泥沙改良砂土和黏土。所謂“一年洪三年肥”,可見這是行之有效的辦法。

5.盆栽植物對土壤有特殊的要求,一般宜配製培養土進行栽培。培養土的質地可分為三種,質地偏黏的培養土,適合多年生植物;質地中等的培養土,適合一、二年生的植物;質偏輕的培養土,適用於球根、肉質植物以及育苗、扡插。此外,還要根據不同植物種類在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的要求,調整所用培養土的質地。

土壤質地判斷——手測法

土壤質地是土壤的重要性質,它對土壤性狀和農業生產的影響很大。土壤質地的測定,可為因土種植、因土施肥、因土改良、因土灌溉和製訂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二)不同土壤質地的肥力特征與生產特性

1.砂土類含砂粒較多,粒間孔隙大,易於耕作,排水通暢,通氣透水性強。大孔隙沒有毛管作用,保水性差,土壤容易幹燥,抗旱能力弱。砂土類主要礦物成分是石英,含養分少,要多施有機肥料。砂土類保肥性差,施肥後因灌水、降雨而易淋失。因此施用化肥時,要少量多次。砂土類的土壤熱容量小,易升溫也易降溫,晝夜溫差大。生產上宜種植生長期短而耐貧瘠的植物,如仙人掌類、塊根塊莖類,也可作為苗床、扡插用土等。

2.黏土類含黏粒較多,粒間孔隙很小,多為極細毛管孔隙和無效孔隙,排水通氣能力差,易受漬害和積累還原性有毒物質。毛管作用明顯,保水保肥性好,抗旱能力強。黏土類礦質養分較豐富,有機質含量高。黏土類的土壤熱容量大,土溫平穩,不易升降。黏土幹時緊實堅硬,濕時泥爛,耕作費力,宜耕期短。生產上宜種植多年生的喬木、灌木、草坪等植物,摻合一定比例的珍珠岩、蛭石、河沙等基質,是良好的盆栽營養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