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節(1 / 3)

把羅正林樂壞了。

在庫房裏,堆滿了各式各樣的武器,裏麵就是沒有飛機大炮,坦克軍艦。一過數兒,比想象的多得多。羅正林問龔前,這個庫房裏怎麼會有這麼多的武器,還有這麼多的zha藥。龔前說:“咱們警備大隊的編製是五千人,可實際上隻有三千一百人。為了加強警備隊的實力,齊興遠和齊鳳林總是經常不斷地向日軍要新式武器,所以庫房裏武器就多了。”

羅正林讓把武器清單拿來,龔前讓人找來庫房管理員。管理員拿出了清單統計表給了羅正林。在這個清單統計表上,羅正林看到各式各樣的武器應有盡有,光湯姆式衝鋒槍就有四百隻,美式手雷就有一萬顆。

羅正林把自己手中的單子拿出來一核對,綽綽有餘。有槍就有彈,雖然他的條子上沒有子彈的數目,但他也考慮如何配套,估計需要多少子彈。統計表上登記的子彈更多,夠了。

武器問題解決了,下麵就是醫藥器材了。這些東西警察署可是沒有,需要通過關係想辦法從醫院去搞到。羅正林決定與北平協和醫院的黃院長聯係,爭取從那裏解決醫藥和器材的問題。

北平協和醫院的黃院長是北平市委直接領導的情報站,與羅正林的情報站沒有橫的關係。要想找黃院長,必須征得組織同意。羅正林寫了封密信,用米湯糊好,送交聯絡點書店。

過了一天,王佩珍去書店拿到了回信。信上交待了聯絡暗號和接頭地點時間,讓王佩珍帶著單子去聯係。信上還說,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和英國在北平的各種機構一律轉入了地下,他們的醫院和附屬機構已經被日本人查封,所以從他們手裏搞到東西是相當困難。現在隻有為數不多的聯係點,估計不能如數搞到。

王佩珍按照約定的聯絡暗號,接頭地點到了前門的一家藥店門口。她看到一名中年人站在那裏,手裏拿著一張報紙,嘴上叼著一支香煙,帽子上有一朵小白花。王佩珍走上前去問:“先生,我這裏有新出的健康報,您買嗎?”那個人說:“我買。”王佩珍說:“跟我走。”兩個人一起離開了藥店門口向左拐,進了廊坊二條的一家小飯館。這家小飯館的二樓是空的,他們倆就在二樓找了一張小桌子坐下來。中年人說:“我姓黃,醫院院長,現在已經改為了保健院院長了,因為協和醫院是美國人開的,讓日本人勒令停辦了,所以現在改為了保健醫院了。”王佩珍說:“這是上麵要的東西,您爭取利用與外國人的關係,在清明節之前搞到手。隻要搞到手,怎麼運出去,您就不用管了,我負責聯係。”

黃院長接過了單子,草草地看了一下,驚訝地說:“這麼多?現在離清明節很近了,一個月怎麼能順利地搞到手?”王佩珍說:“您隻要完成一半任務就行了,我們還有其他的方法。”

黃院長說:“我盡量把這些弄到手,這些東西買好後,都集中在我們的秘密庫房裏,到時候我會通知你們的。”

今年的春節沒有了去年的歡慶氣氛,過年的鞭炮聲幾乎少了多一半兒,家家都是在忍饑挨餓和擔驚受怕中度過的春節。本川和他的夫人羅正英帶著兩個孩子老早就到了羅正林家中忙活著過年。由於羅正林是北平警察署的署長,享受高級幹部的待遇,吃喝不愁。街坊鄰居們自然都來到他家來拜年,他家裏每天給鄰居們都預備了別人做夢都享受不到的各式糕點,水果洋糖,好茶瓜籽兒。遇到中午飯或者是晚飯,還會喝到好酒,能吃到白麵皮羊肉餡兒的餃子,能吃到純白的米飯,燉肉小炒。

羅正林從單位搞到了很多的白麵大米,本川也從家中運來了白菜、豬肉和各種炒菜用的調料。從臘月底到正月十幾,天天招待左鄰右舍。羅雲還把學校班裏的貧困同學接到了家裏,幫助他們燒火做飯,就機會改善一下夥食。老爺子羅炳章準備了給孩子們的很多壓歲錢,讓這些孩子們在他家裏隨便吃飯,用他的話說,正長身體的時候,可不能耽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