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企業文化創新多維坐標(3 / 3)

(三)提煉定格

1.精心分析。在經過群眾性的初步認同實踐之後,應當將反饋回來的意見加以剖析和評價,詳細分析和仔細比較實踐結果與規劃方案的差距,必要時可吸收有關專家和員工的合理化意見。

2.全麵歸納。在係統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綜合的整理、歸納、總結和反思,采取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方法,刪除那些落後的、不為員工所認可的內容與形式,保留那些進步的、卓有成效的、為廣大員工所接受的形式與內容。

3.精煉定格。把經過科學論證的和實踐檢驗的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企業文化,予以條理化、完善化、格式化,再加以必要的理論加工和文字處理,用精練的語言表述出來。建構完善的企業文化需要經過一定的時間過程。如我國的東風汽車公司經過將近30年的時間才形成“拚搏、創新、競爭、主人翁”的企業精神。因此,充分的時間、廣泛的發動、認真的提煉、嚴肅的定格是創建優秀的企業文化所不可缺少的。

(四)鞏固落實

1.必要的製度保障。在企業文化演變為全體員工的習慣行為之前,要使每一位成員都能自覺主動地按照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的標準去行事,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在企業文化業已成熟的企業中,個別成員背離企業宗旨的行為也是經常發生的。因此,建立某種獎優罰劣的規章製度還是有一定必要性的。例如,就是在具有高度文明和高度內律的新加坡,其背後也是有著近乎苛刻的處罰製度。

2.領導的率先垂範。企業領導者在塑造企業文化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其本人的模範行為就是一種無聲的號召和導向,對廣大員工會產生強大的示範效應。所以任何一個企業如果沒有企業領導者的以身作則,要想培育和鞏固優秀的企業文化都是非常困難的。這就要求企業領導者觀念更新、作風正派、率先垂範,真正肩負起帶領企業成員共建優秀企業文化的曆史重任。

就企業文化的具體實施和企業家的關係而言,一般來說,優秀的企業文化需要優秀企業家的精心設計和大力倡導,而優秀的企業文化一旦在企業中形成和塑型,就會支持企業家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取得優秀的業績,這種相互作用機製的形成是企業家和企業文化旺盛生長的沃土。那麼,如何強化企業家對企業文化建設的積極作用呢?簡單來說,(1)作為企業文化的設計者,企業家要首先創意並製定最佳的企業文化戰略計劃;(2)作為企業文化實施的協調者,企業家要善於調動企業各層次人員的積極性;(3)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指導者,企業家要確保企業文化的持續平穩發展;(4)作為企業文化實績的評判者,企業家要提供一定的規劃標準以保證企業運用規範化的評價標準來評價企業文化戰略決策的優劣,並且敢於承擔必要的責任;(5)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推動者,企業家要身體力行、率先垂範和以身作則。

(五)豐富發展

任何一種企業文化都是特定曆史的產物,當企業的內外條件發生變化時,不失時機地調整、更新、豐富和發展企業文化的內容和形式總會經常地擺上議事日程。這既是一個不斷淘汰舊文化性質和不斷生成新文化特質的過程,也是一個認識與實踐不斷深化的過程,企業文化由此經過循環往複達到更高的層次。

創新是組織適應環境變化的基本過程。創造是革新的前導,革新是創造的繼續,創造與革新整個過程及其結果就是創新。創新是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不斷提高的根本途徑,也是使組織維持生存和不斷發展壯大的根本要求。任何組織係統外界環境不斷地發生物質、信息和能量的交換,係統與環境能量交換的這種聯係,通常是處於不平衡的狀態。組織係統要求與環境的動態適應平衡,就必須通過不斷地創新去實現。創新是保持組織活力,提高組織競爭力的保證。其功能是增強組織獲取資源、利用資源的能力。組織也因此獲得相對於競爭者的綜合比較優勢,增強其應對競爭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