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二十九章:垂釣【二】
曉岩能夠與史全林成為忘年交朋友,是從釣魚開始的。那時候曉岩的公司在做礦井設計和安全檢測評估工作,曉岩的大學同學在M公司當秘書,他希望同學幫他找點門路,就推薦他認識了主管安全的史全林。通過幾次交道,史全林的性格和為人,令曉岩十分欽佩。知道史全林唯一的業餘愛好就是釣魚,曉岩就買了漁具,偶爾約史全林一起垂釣。這樣一來二往的,曉岩也漸漸喜歡上了釣魚。隔三差五到水庫邊上坐坐,感受大自然的迷離景色,在靜謐的垂釣中,等待魚兒上鉤的情趣陶冶著他們的心靈,也淨化著塵埃俗世的紛擾帶給他們的浮躁心境。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時間這個無情卻有情的單行道上,他們的友誼卻演繹得愈醇、愈濃。以致由工作上的幫忙,到哥們義氣,友好往來。
史全林接了曉岩的預約電話,在心裏把時間表梳理了一遍,說:“好,好的,應該可以吧,我也是有點心裏癢癢了,整天被纏在亂七八糟的事務之中,身心疲累,無聊之極,真想出去放鬆一下了。”
“那太好了,周末見!對了,我這兒又弄了一套漁具,我原來那套還好用,這套就送老兄了。”
“好,好好,那就有勞兄弟了。”
與史全林通完電話,曉岩輕鬆地舒一口氣,在意識裏告訴自己:好好幹,這是一次硬仗,一定做到準備充足,才能贏得勝利。
在曉岩心目中,史全林始終是一位有影響的人物,他能夠答應一塊去釣魚,足見得哥們義氣,以及和自己的親密友誼。曉岩非常清楚,隻要史全林肯關照,投標“M工程”的事,隻是履行一下程序而已。他一定要抓住機會,選好航道,提前鋪好紅地毯,靜候大喜日子的到來。他不喜歡“船到橋頭自然直”的說法,崇尚“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箴言。在曉岩的意識裏,凡做事成功者,無不是知己知彼,充分備戰,以實就虛,攻其要害,才馬到成功的。
曉岩看看日曆,禮拜三。距離周六還有兩天時間,兩天時間,能做些什麼呢?第一,他得把那套漁具買到手,放到車子的後備箱裏,準備著隨時出發,陪史全林釣魚;第二,也是關鍵的一項,這兩天裏之內,他得盡量把M集團公司的情況打聽得詳細、再詳細一些,為在釣魚的時候,給史全林交流的話題做準備;第三,還要向公司內部挖掘能量,在標書上做足文章,絕不能掉以輕心,以免在自己的家門口迷路。他坐在那把舒適的老板椅上,身體靠後,手抱兩臂,微閉雙目,坐得很舒服的模樣。但內心卻是把一應事務,一二三地鋪排開來,一件一件地寫意成生機勃勃的希冀,就在他靜態的外表下,開展著一幕幕的進軍演練,這是他的一個獨特的思考習慣。隻要是一項決定公司命運的大事,他都會這樣反複地思考,以致最後決策。需要做的事,都理好了順序,他滿意地站起來,下意識地整理了一下服裝,環視了一周辦公室的陳設,覺得一切都是那樣的整潔有序。又到了下班時間,東山的日頭就這樣又一次行至西山,忽然意識到,自己還不能就這樣結束一天的運轉,好像有一種使命在等待他去完成。他還不能現在回家去陪伴妻子和女兒,享受天倫之樂。他的時間太緊了,記得是誰說過:“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他需要抓緊時間,把效率盡可能提高理想的的速度。為了“M工程”能夠順利中標,他決定給在M集團公司做秘書工作的同學打個電話。這位同學在M集團公司這樣的大型國有企業,雖然沒有多大權力,可是他會比較了解M集團內部的一些情況,和他一起吃頓飯,就算是閑聊,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