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二十九章:垂釣【五】(1 / 1)

第六卷 第二十九章:垂釣【五】

周六清晨,李集水庫。每逢周末,這兒注定是不會清靜的,那些忙了一個禮拜的垂釣愛好者,都提前來這裏選好了方位,撐好了遮陽傘,架好了釣竿,擺好了位子,靜心地坐在那裏,沐浴著晨曦的朝氣,晨露的濕潤,拂輕風,觀綠水。人靜,心靜,環境靜。為了搶占有利地形,曉岩起個大早,五點二十分就帶上給專門給史全林準備的價值超萬元的漁具,駕駛他平時在城裏基本不開的豐田越野車,專程接了史全林,直達李集水庫。此時的李集水庫山靜水靜,青山綠水,花草樹木,正如睡眠充足的美少婦,剛剛從迷離甜美的夢鄉醒來,慵懶的身姿,依然漫溢著一種醉人的氣息。在這黎明時分,這兒的一切似乎還沉浸在夜未消盡的寧靜之中。曉岩和史全林停穩了車子,兩個人下得車來,貪婪地呼吸這天然氧吧的新鮮氣息,整個身心沉醉在清露微風之中。

晨曦裏的李集水庫還在夜的甘霖裏滋潤著,周圍的林木花草剛剛睜開惺忪的眼睛,還帶著幾分慵懶和嬌態,顯得分外媚人;那些喜水的鷺鳥,早已醒來,在婉轉地歌唱這晨曦裏的青翠;微風過處,水麵上如綠綢輕蕩,層層漣漪,猶如旋舞著的少女飄然的翠綠裙裾,蕩著,飄著,輕揚著青春的活力,漫溢著嬌羞又熱烈的魅力。曉岩和史全林一左一右站在壩麵上,遠眺青山綠水。他們屏住呼吸,靜靜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賜;他們挺拔的站姿,凝眸的神韻帶著一種迷人的風采;他們右手很自然地放在腰與跨之間,微彎的肘部顯得很有力度;他們像極了出自藝術家,大手筆創作的雕塑,給人一種力量和智慧的象征。大遠看去,他們為這寧靜的晨曦裏,山與水組成的世界中,增添了一道迷離的風景。

然而,欣賞這樣醉人的風光,是不宜太久的。太久了,人的心智就會被那天籟般的純淨鈍化,整個心魂就會融入到那綠水碧波,青翠山林的深處;人一旦遁入那空靈一般的境界,這凡塵的喧囂與俗念,還怎麼理得清,回得來啊?!一個是吃皇糧的處長,一個是做私企的大老板,他們都是為名利而往的肉身凡胎,怎能在這空靈迷離的仙境常呆?!

“老兄,走。先去占領高地......”曉岩一語驚醒夢中人。

他們回到車上搬了漁具,挑選一隅“仙台瓊閣”,曉岩三下五除二,手腳利索地幫著史處長把遮陽傘、椅子、釣竿等一應物品,擺放齊整。然後,再如法炮製,把自己的釣具,也如此這般的規整完畢。曉岩第二次回到車上,取回了他們慰勞自己的叫花雞、熟牛肉、啤酒等適合野餐的“幹糧”。

垂釣從這裏開始。曉岩非常清楚他這次奉陪史全林來此垂釣的使命。此釣,並非薑太公之釣,願者上鉤。他暗暗給自己鼓勁兒,在這青山綠水的聖靈之地,必須給史全林講明“M工程”他是勢在必得。但這樣的談話又不能夠直接說出口,更重要的是怎樣把話說得不顯山不漏水,還要讓對方重視,並努力去做這件事。再就是說這話的時間也要掌握好時機。比如那人正一門心思地盯著魚兒咬鉤,你去跟人家說事兒,遭到的必將是冷臉。冷臉也許會在一時間過去,但那心中也許就會不知不覺地給你打了印象分。這印象分,也許是不及格,也許是三個字兒“沒教養”。還有更可怕的是,那人也許從此不再和你走得太近。這個“不與你走得太近”,既是不給你辦實事,並不是在說話上不給你掏心窩子,人世茫茫,能夠掏心窩子說話有幾人?古人都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因此,現代人大都奢求什麼知己之類的朋友,隻要相互之間可以利用,有一些利用的價值,那就是朋友了。曉岩與史全林也就是這樣開始認識的,至於後來的友誼,到底有幾分純粹?這是無法考究的問題。比如曉岩,想從眾多的競爭對手中勝出,獨擔起“M工程”裝潢設計施工的重任,就得首先取得相關人士的信任,得讓他們感覺到這件事,順理成章得曉岩去做,隻有交到曉岩手上,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曉岩暗暗給自己加油,按捺住浮躁,靜心釣魚,等到中午野餐時,他除了極力向史全林勸喝勸吃,就是專揀史全林愛聽的話說。他得在史全林吃得順口,喝得愜意,聽得順耳的時候,適時地把話題引申到“M工程”上。雖然儒家早有“君子食無語”的古訓,但他還是提早打好了這次食中之語的腹稿,隻等著說事兒的最佳時機。“時機”二字,在人生旅程中,是一個極具鬼魅之惑的東西,也是魅力十足的尤物。人世間有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人生理想,都是在時機要訣之中,成功或者失敗的。時機釀造成就人生的機會,機會專門為有準備的人們接福,為了這個機會的到來,曉岩營造了這次別具生麵的垂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