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節(2 / 2)

思維縝密如胤禛,立刻著手在貝勒府安排諸多事宜。做完了胤衸的喪事,便帶著眾大臣與王公趕往布爾哈蘇台行宮,準備迎駕。

暴風雨前的寧靜。

這段時間胤禛再沒有收到武心寧的信件,他把之前收到的信都妥善地疊起,幾乎每天都要看上一遍。就連胤祥,也沒有與胤禛聯係的跡象。胤禛有諸多親信留在熱河行宮隨駕,不時地向他彙報說皇上罵了太子,罵了直郡王爺,或者罵了十三阿哥之類的事情。也許,還會有更加嚴重的事情要發生吧!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四,布爾哈蘇台行宮。

按照皇帝的命令,諸王、大臣、侍衛、文武官員等齊集行宮前,聽康熙痛哭流涕地數落胤礽的罪行。武心寧作為女眷,是沒有資格上前聽宣的。她靜靜地跪在離胤禛二十米開外的地方,不甚清楚地偶爾聽見一句“無兄弟友愛之意”“暴虐成性”“絕無鍾愛君父之念”,差不多有二三十條屬於胤礽的罪過,每一條都聽得群臣心經肉跳。

武心寧那個位置本是聽得不大清楚,最後輪到李德全代為宣讀聖旨,之前的話她記不住,隻最後那幾個字深深敲打著她的心弦“……自即日起廢黜太子之位,不得幹預朝政,欽此!”

幾乎與此同時,康熙因為太過痛苦以至於撲到在地,完全沒有了昔日的帝王威儀。人如潮水般湧向康熙,數不清的太監宮女跪在地上痛呼“皇上”,一麵還有李德全大聲地叫喊“快宣太醫,宣太醫!”

武心寧帶著哀傷抬頭,與回身眺望的胤礽四目相對。生生撇開自己的目光,武心寧扭過頭望向暈倒在地的康熙,還有大批湧上的皇子王公。此刻的布爾哈蘇台行宮亂成了一鍋粥,還有侍衛不忘上前看守胤礽,將他帶到下榻之處圈禁。

111、德妃親請文華閣,武氏求見禦書房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康熙所吸引,緩過勁來的皇帝遣退眾人,隻令幾位近侍與太醫將自己扶進寢宮。-_-!思-_-!兔-_-!網-_-!

武心寧原本以為能得到片刻的休息,好與胤禛碰麵說個話。豈料回到她所下榻的萬華園等待近一個時辰後,鄂爾泰帶給她一個消息,就是胤禛和其他皇子一樣,都跪在皇帝寢宮前,等著被召見。

“皇上現在召見了哪位爺?”

“回主子,皇上剛召見了十三爺,好一通臭罵,十三爺出來的時候臉色特別不好。”鄂爾泰據實以報,還好皇上沒有召見四爺。

“四爺看見你了嗎?”

“回主子,奴才藏在遠處,沒有被任何人發現。”

武心寧在萬華園的內堂緩緩踱著步子,現在是非常時期,所有人都是人心惶惶,但願胤禛不好熱血上湧去為胤祥求情才好。一廢太子的時候胤禛到底有沒有被圈禁呢?武心寧還是不敢肯定,但是她確信一件事情就是胤禛將要被派去看守廢太子。

“主子,您擔心太子爺嗎?”蓮兒毫無心機地發問,武心寧猛然回頭說道“我是四爺的人,為何擔心太子爺?!”

蓮兒發覺自己失言,趕忙跪下“奴婢知錯,奴婢該死!”

武心寧看看跪在地上的蓮兒,將她扶起,說道“現在這種時刻,說錯一個字都有可能要了你我的命。要想在皇宮裏安然無恙地生存下去,就要學會提高警惕,不該問的話,千萬別亂問。”

“奴婢知道了。”蓮兒眨巴著眼睛,她現在十分想知道武心寧到底有什麼想法,是不是要給四爺送信,或者是悄悄探望太子,或者再派鄂爾泰去打點一下被罵的灰頭土臉的十三爺。

左等右等不見胤禛回來,倒是盼來了康熙最寵愛的妃子,也就是胤禛的生母—德妃。

“奴婢給額娘請安,額娘吉祥。”武心寧揮著手裏的帕子跪下請安,德妃的來意她已經猜得十之**,隻是不敢點明,也是怕莫名其妙地惹禍上身。

“這丫頭,跟額娘怎麼還這般客氣!”德妃扶起武心寧,遣退下人,便帶著她留在萬花園的內堂說話、

“昔日皇上就經常提及你,說你蕙質蘭心聰明伶俐,額娘還一直慶幸著,老四這孩子有福氣。頭先聽說你小產的事情,額娘也是一陣陣的心痛難耐,幸而你和老四年輕,來日方長。”德妃輕輕啜飲杯中茶,武心寧客套道“奴婢不孝,讓額娘惦記了。”

“你這孩子,哪都好,就是跟額娘太生分!”德妃有些假笑地看著武心寧,武心寧也回敬她同樣的微笑——生分,難道你對胤禛就不生分嗎?

“額娘來到萬花園,應該不隻是找奴婢說說話這麼簡單吧?”礙於輩分和胤禛的麵子,武心寧還是不敢與德妃頂嘴,但又看不慣她的裝模作樣和虛情假意,隻好開門見山,首先捅破了窗戶紙。

德妃似乎還非常高興武心寧先開了口,馬上說道“你這孩子…還是最了解額娘的心意。”

武心寧接話道“額娘過獎。額娘是想讓奴婢去看看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