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節(1 / 2)

情前前後後說了個清楚,唯獨省略了胤禩計劃刺殺太子那段,因為他知道策劃刺殺太子乃是死罪,不用說自己了,就是八貝勒爺也難逃一死。

康熙握緊拳頭,臉色越發慘白,心道萬萬沒有想到,此事居然與老四和那個丫頭都有關係。待張明德敘述完畢之後,康熙早已氣得嘴唇發抖,指著李德全說道“去,派人上貝勒府,把他們都給朕帶過來!”

胤褆與張明德麵麵相覷,誰也不敢再說話,隻好那麼跪著。隻聽康熙又補充一句道“把老八也給朕帶過來!”

四貝勒府中,武心寧正安安靜靜地看書,胤禛這幾天一直沒有到藏福閣來過,今天更是一早就出門,不知道處理什麼事情去了。宮裏來了一大批侍衛,拿著刀和鐵鏈,奉命“帶”胤禛與武心寧進宮。

此刻胤禛不在府裏,嫡福晉雖然大世麵見得多,此刻也因家中沒了主心骨而不知所措。武心寧熟知曆史,知道一廢太子時候胤禛的圈禁問題一直是個謎。看樣子,這就是要被圈禁的前兆。想到這裏,武心寧反而淡定了。無論康熙是鎖拿、拷問、關押或者圈禁,胤禛的命運隻有一個,就是他會一直安全地活下去,然後將來登基做皇帝。

見武心寧如此淡定,嫡福晉不禁也拿了姿態“這是堂堂貝勒府,她是皇上金口玉言冊封的側福晉,你們帶人便帶人,拿鐵鏈鎖了算怎麼回事?”見那些侍衛並不為其所動,那拉氏加重語氣道“難道你們也要拿著鐵鏈鎖了貝勒爺不成?”

侍衛見狀放下鐵鏈道“福晉莫怪,奴才們隻是奉旨行事。側福晉身體柔弱,奴才們禮遇便是。隻是貝勒爺現尚不知所蹤,福晉……”

“這就派人尋貝勒爺。”那拉氏給自己身邊的女婢使喚個眼神,那丫頭匆匆離去。侍衛們見狀,將鐵鏈從武心寧手上拿開。此刻在貝勒府圍觀的人已經裏三圈外三圈,平日總與武心寧過不去的李氏也不敢吭聲,隻聽武心寧對那拉氏說道“福晉,不要擔心,四爺平日做事正大光明,上對得起列祖列宗,下對得起黎民百姓,您盡管放心,就是有錯也是奴婢的錯,與四爺無關!”這話無非就是告訴那拉氏,若見到胤禛,就叮囑他,不管康熙質問什麼,一律推到她的身上便可。

那拉氏見武心寧如此言語,便是一陣心疼。平日胤禛不聲不響,明著暗著總是偏袒著武心寧一些。府裏的女人們總有愛吃醋的到這裏告她的小狀,那拉氏雖然表麵息事寧人不言不語,但心裏也對胤禛的偏向有些不滿。特別是看見武心寧對於胤禛頗有些不冷不淡的時候,那拉氏的不滿便更多些。

此時,那拉氏見武心寧在緊要關頭講出這些話,心道也不枉四爺平日疼你多些,不禁眼眶一濕,道“妹妹好生照看自己,你平日做事謹慎百孝當前,皇阿瑪乃明君,斷然不會與你為難!”

“福晉所言即是……那奴婢就去了。”武心寧帶著一股視死如歸的氣勢抬腿跟著侍衛們出了貝勒府。他們前腳一走,那拉氏便低聲吩咐留守在貝勒府的鄂爾泰道“趕緊去養蜂夾道尋了貝勒爺,把你主子的話轉達給他!”

原來胤禛,一早就跑去養蜂夾道探望胤祥。因為胤祥正在圈禁之中,與他過多接觸會招來禍事,胤禛又仿佛有預感般,擔心貝勒府出什麼事,就在臨走前將自己的行蹤告訴了嫡福晉那拉氏。緊要關頭,那拉氏知道武心寧平日新人鄂爾泰多些,就讓他去養蜂夾道找胤禛。

武心寧被帶入宮中,在東暖閣見胤褆與張明德跪在地上,本來還很清晰的腦子頓時變成了一團漿糊。看來胤褆剛剛把相麵人張明德推薦給康熙,順勢保舉胤禩做太子。康熙不信這些東西,最後會將張明德淩遲處死……但是,這件事與我跟胤禛有什麼關係呢?

“奴婢參見皇阿瑪,皇阿瑪吉祥。”武心寧跪在地上給康熙見禮,康熙卻沒有像往日那樣叫武心寧起來。她剛到不久,胤禩也被人帶了進來,同樣跪在地上,沒有被皇帝理會。

難道康熙實在等胤禛?過了有一炷香的時間,胤禛姍姍來遲。給康熙見禮之後,康熙怒道“你們說說,到底怎麼回事!”

眾人麵麵相覷,武心寧不知從何說起,她確實不知道此事與自己有什麼關係,又不敢看胤禛,隻聽胤禛說道“兒臣不知皇阿瑪所言何事,還請皇阿瑪明示。”果然還是這潛龍的膽子大,胤禩在那裏跪了半天,一直沒敢吭聲。

康熙指著張明德,道“他與你在何處相識?難道宮中沒有畫師?為何要在街頭作畫?難道你不知道出宮隱瞞身份,還明目張膽讓人送畫到貝勒府?還私下裏與他相接觸,你們究竟是什麼關係?!”

康熙一連串的發問,武心寧頭腦一陣暈眩,她看看張明德,又看看胤褆,仿佛明白了什麼一般,坦然說道“皇阿瑪,奴婢正月裏遇見張明德,見他在寒冬之日穿著單薄,想要出錢救濟又怕傷他自尊。奴婢見他有為人作畫的攤子,便借口作畫來給他銀子……”

“街頭那麼多乞丐你不去發善心,單單給一個畫師施舍銀子?!”康熙完全不相信武心寧的話,問道“張明德,你又為何在胤禩府中見到她?”

“皇上,小民早在為寧側福晉作畫之日起,就對她傾心,所以……”張明德話沒說完,康熙便一拍桌子罵道“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