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節(1 / 2)

地借著這個“愧”,打著雍親王的旗號,拿老九的錢在江寧把多收的平餘雙倍奉還給了當地的農民。

江寧地界開始流傳鐵麵雍親王是活菩薩,胤禛的威望瞬間高漲起來。武心寧當著胤禟把這一切做的順風順水,胤禟不敢說什麼,隻好任由她胡鬧。沒幾天,擔心武心寧被人欺負的胤禛就從京城派來了自己的救兵——十六阿哥胤祿。

“十六爺吉祥。”武心寧漾起燦爛的微笑,她知道胤祿也是支持胤禛的,隻不過要比胤祥隱晦得多。胤祿此番前來的用意武心寧猜測得**不離十,沒想到胤禛還是很惦記自己的,否則不會用這尊大神來壓著胤禟,看樣子是怕胤禟欺負自己。

胤祿的到來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武心寧的安全的確有了保障,而且終於可以換回女裝。壞處是女人不得幹政,她再也不能隨意翻看胤禟的賬冊了。不過她這一趟江寧不算白來,除了處理胤禛的事情外,還私下借著胤禟的名義收到了一大筆孝敬,真可謂是“豐收”。

她得知遠在京城的康熙十分關注自己假扮老九的事情,上了一道請罪的折子,把事情的經過簡單說了一下——她非常給胤禟麵子,似乎認為給女兒報仇的時機未到,所以沒有提胤禟的事情。

算算時間,她在江寧呆了半月有餘,也該回京城了。臨走的前一天,她跑到官府儲糧的地方,命鄂爾泰打開倉門,針對糧食歉收和無家可歸的難民放糧一天——以雍親王的名義。

胤禟對於武心寧此舉無計可施,如果胤禩在或許還有辦法阻止她,但胤禟在她麵前就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回京城一路顛簸,快到城門的時候,武心寧叫停了馬車,非常客氣地跟胤祿表示想要和胤禟單獨說幾句話。

“九爺,我想你知道我要說些什麼。有些事情雖然不由你左右,但畢竟是因你們而發生。”武心寧停頓一下,讓他有時間回味自己的話,然後說道“我這次在皇阿瑪麵前沒有挑破事情,是看在往日你對我照顧有加所以留下幾分麵子,回去之後我還要向雍王爺請罪。”

“寶月的事情真的對不起。”胤禟無比歉意地說“我和八哥都不是故意的,寶月和我們在一起的日子,八哥就像對待自己女兒一樣對待她,從宮裏回來了就抱著舍不得撒手,那孩子長得和你一模一樣……”

“不要說了!”提起寶月的事情,武心寧的心就隱隱作痛,她唯一的親生女兒!“我有一句話望你轉告八爺,不我一介女流之輩雖然沒有什麼能力,但是在皇阿瑪麵前至少也是能說上半句話的人,如果你們不想兩敗俱傷魚死網破,就好自為之。”

武心寧不知道自己的話有多大的力度,的確,她在這大清朝隻是一個女流之輩,而對手則是權傾朝野的八爺黨,她拿什麼去和他們鬥?!隻要想到死去的女兒,她就再也無法平靜。

回到雍王府,胤禛在門口已親自等候多時。見到武心寧,先是揚起一個淡淡的微笑,然後看著她給自己請安。

“可是安好?”

“回王爺,安好。”

淡淡兩句話,隻有他們二人才明白這裏麵飽含的情意。武濤護送武心寧到京郊,便掉頭回了江南。

江寧的事情武心寧據實以報,李衛表麵不說話,暗地裏卻對這位寧主子佩服得五體投地,直讚她是“女將相”。胤禛不語,明著帶著她去皇阿瑪麵前請罪,暗地裏賞賜了不少東西。

空閑下來的時候,胤禛問她“難過嗎?”指的是武柱國的死。

武心寧閉上眼睛,“說不難過是假的。我爹是這個世界上最愛我的人。自從離開了家,就很少與他聯係,這幾年連書信都少了,臨死都沒能過去盡孝。”

一隻厚實的手掌摟住她的肩膀,“有爺陪著你。”

武心寧搖搖頭。你的存在不是陪著我的,你屬於雍王府,屬於皇宮,屬於整個大清——唯獨不屬於我。

胤禟在這件事情上吃了虧,回到京城就像鴕鳥一樣不願意在胤禩那裏出現,生怕丟了麵子。胤禩身體養的差不多了,奪嫡的心思日益沉重,卻沒有了先前的精力,隻好把所有的賭注和希望都寄托在了遠在西北的胤禎身上。

紫禁城裏麵啊皇子阿哥可謂各有各得心思,各有各得動作。胤禛看起來要比胤禩一夥平靜,他更多的時間用在了在圓明園種菜和禮佛念經上麵,至少表麵上是這樣的。

一轉眼到了康熙六十一年,離康熙的大限越來越近了,武心寧無形當中已經感到了一絲寒冷的氣息慢慢逼近自己,過了這一年,就不知道自己的未來究竟是什麼了。

正月裏,康熙舉辦了人生當中最後一次千叟宴。武心寧照樣還是無緣到暢春園去看熱鬧,因為那個時候,她正忙著幫胤禛彩繪燈籠,準備在圓明園辦一場燈籠會。圓明園的孩子漸漸多了起來,弘曆和弘晝都滿了十一歲,寶珠也滿了九歲,出落得亭亭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