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大學語文”課程越來越受各級各類高等院校的重視。《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高等院校要創造條件,麵向全體大學生開設中國語文課,目的就是為了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基礎性的特點,適應當代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日益交叉滲透的發展趨勢,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具有全麵素質的高質量人才。隨著該課程在全國各級各類高等院校的蓬勃發展,與此密切相關的《大學語文》教材建設也獲得了長足進步,呈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之勢。

本教材就是根據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教學大綱及該課程教學的實際狀況,以人文性為主導思想,以經典性、人文性、審美性、時代性等為選編標準編寫而成的。在篇目選擇上,入選者都是中國古代、現當代文學和外國文學經典;在編寫體例上,將文體類別和作品的時代先後有機地結合起來,每篇作品按照“作者簡介”“原作”“注釋”“閱讀提示”四部分進行編寫,力求使學生比較係統、深入地理解中外文學經典。

本教材由紀德君、曾大興、劉慶華、王瑾、李俏梅、金瓊等合作編寫完成。紀德君負責全書的策劃和審訂,同時負責“古代小說”和散文《西湖七月半》的注評;曾大興負責全書的統稿,同時負責“唐詩宋詞”的注評;劉慶華負責“古代詩歌”和“元代散曲”的注評;王瑾負責“古代散文”的注評;李俏梅負責“現當代詩歌、散文”以及小說《傾城之戀》的注評;金瓊負責“外國詩歌、散文、小說”的注評。

本書的出版得到了廣州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教材出版基金的資助,廣州大學領導和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為本書的出版給予了大力支持與幫助,在此一並表示感謝。

由於我們水平與能力有限,本教材肯定會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尚祈讀者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