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二歲,大將軍、驃騎將軍大出擊匈奴,廣數自請行。天子以為老,弗許;良久乃許之,以為前將軍。是歲,元狩四年也。
廣既從大將軍青擊匈奴,既出塞,青捕虜知單於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廣並於右將軍軍,出東道。東道少回遠,而大軍行水草少,其勢不屯行。廣自請曰:“臣部為前將軍,今大將軍乃徙令臣出東道,且臣結發而與匈奴戰,今乃一得當單於,臣願居前,先死單於。”大將軍青亦陰受上誡,以為李廣老,數奇,毋令當單於,恐不得所欲。而是時公孫敖新失侯,為中將軍從大將軍,大將軍亦欲使敖與俱當單於,故徙前將軍廣。廣時知之,固自辭於大將軍。大將軍不聽,令長史封書與廣之莫府,曰:“急詣部,如書。”廣不謝大將軍而起行,意甚慍怒而就部,引兵與右將軍食其合軍出東道。軍亡導,或失道,後大將軍。大將軍與單於接戰,單於遁走,弗能得而還。南絕幕,遇前將軍、右將軍。廣已見大將軍,還入軍。大將軍使長史持糒醪遺廣,因問廣、食其失道狀,青欲上書天子報軍曲折。廣未對,大將軍使長史急責廣之幕府對簿。廣曰:“諸校尉無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至幕府,廣謂其麾下曰:“廣結發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今幸從大將軍出接單於兵,而大將軍又徙廣部行回遠,而又迷失道,豈非天哉!且廣年六十餘矣,終不能複對刀筆之吏。”遂引刀自剄。廣軍士大夫一軍皆哭。百姓聞之,知與不知,無老壯皆為垂涕。而右將軍獨下吏,當死,贖為庶人。
太史公曰: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餘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選自司馬遷《史記》(九),中華書局,1982年)
① 隴西:漢郡名,在今甘肅東部地區。成紀:漢縣名,在今甘肅秦安一帶。
② 先:祖先。李信:秦將,曾於衍水斬燕太子丹,又率二十萬大軍擊楚,克鄢、郢,後為楚軍所敗。
③ 逐得:追獲。戰國時燕太子丹派荊軻去刺秦王,不中。秦發兵擊燕,秦將李信追太子丹,燕王斬太子丹頭顱獻給李信。
④ 故槐裏:祖籍槐裏。槐裏,地名,在今陝西興平一帶。
⑤ 受:同“授”,傳授,學習。
⑥ 孝文帝:劉恒,在位23年(公元前179—前157年)。
⑦ 蕭關:在今甘肅環縣西北。
⑧ 良家子:世家子弟。
⑨ 用:因為。殺首虜多:殺敵獲首級及俘虜敵人多。
⑩ 中郎:皇宮侍衛官。
從弟:堂弟。郎:帝王侍從官的統稱。
武騎常侍:皇帝侍衛官。
從行:跟從漢文帝出行。
衝陷:衝鋒陷陣。折關:抵抗防禦。
格:格鬥、搏擊。
當高帝時:當漢高祖劉邦爭奪天下時。
萬戶侯:食邑萬戶的侯爵。
孝景:孝景帝劉啟,在位16年(公元前157—前141年)。
都尉:一郡的軍事長官。
騎郎將:皇帝侍衛軍官。
吳楚軍時:漢景帝時,晁錯主張削藩,觸動諸侯利益,吳楚等七國遂以“誅晁錯,清君側”為號起兵造反,史稱“七國之亂”。驍騎都尉:統率驍騎的軍官。太尉:一國軍事長官。亞夫:周亞夫,漢代名將,曾主持平定七國之亂。
昌邑:地名,在今山東金鄉。
以:因為。以梁王三句:因為李廣以中央政府軍官的身份私自接受梁王的將印,所以班師後不能得到朝廷封賞。
上穀:漢郡名,在今河北西北部。
日以合戰:每天都來與他交戰。
典屬國:九卿之一,主管少數民族事務。上:此指漢景帝。
亡之:失掉他。
上郡:漢郡名,在今陝西北部。
此處與上句重複,疑為筆誤。
北地、雁門、代郡、雲中:均為漢郡名,北地在今甘肅東北部及寧夏一帶;雁門在今山西西北部;代郡在今山西、河北北部;雲中在今西北部內蒙古一帶。
中貴人:受皇帝寵幸的宦官。勒習兵:帶兵學軍事。
縱:縱馬奔馳。
且盡:將盡。
走廣:逃到李廣處。
是:代詞,這(三人)。射雕者:箭術高明的射手。
從:使動詞,使跟從,意為帶領。
張左右翼:意即兵分兩路包抄。
誘騎:用做誘兵的騎兵。陳:“陣”的古字。
走:跑。欲馳還走:想逃跑回營。
去:距離。
為大軍誘之:以為自己是大部隊的(前驅)引誘他們進入伏擊圈。
前:方位名詞用做動詞,驅馬上前。
所:處所、地點。
即:如果。奈何:怎麼辦。
用堅其意:故意以不逃跑來堅定敵人以為我們是誘兵的想法。
白馬將:騎白馬的匈奴將領。出護其兵:驅馬馳出隊列以維護軍隊秩序。
縱馬臥:放開馬讓它們自由活動,自己躺在地上。
怪之:覺得漢軍的舉動非常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