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桂陽拒婚先賢風範(1 / 3)

第二天,趙雲帶騎兵進人桂陽城安民。趙範於衙署設宴招待趙雲。席間,趙範忽然請出一位容貌俊秀、體態端莊的絕色美女,此女子是趙範家嫂樊氏,已守寡三年。趙範欲將寡嫂改嫁趙雲,不料趙雲聽後大怒,對趙範說“我倆已結拜兄弟,你嫂就是我嫂,我怎能娶嫂子為妻,叫人恥笑。”趙範被訓斥後十分惱怒,示意左右,要加害趙雲。趙雲十分警覺,立即率兵出城,回到營寨。趙範見趙雲殺出城去,十分驚恐,急叫陳應、鮑隆商量對策。二人獻計,率五百騎兵連夜到趙雲寨中詐降,想乘機擒殺趙雲。趙雲識破其詐,綁殺陳、鮑二人,勸降隨從。趙雲將計就計,親率千人跟隨桂陽降兵連夜回桂陽城。桂陽降兵於城下呼叫,詐說趙雲已被陳應、鮑隆殺死。趙範在城頭看見城下是桂陽軍隊,不知其計,急忙出城迎接,就這樣,趙雲用計奪取了桂陽城。趙範迫降,想施美人計,被趙雲拒絕,詐降被識破,隻得逃走。

趙雲把人馬安頓好,主公和軍師已來接應。趙雲就把趙範如何提親,又如何用詐降計,自己又如何取下桂陽的事向劉備、諸葛亮敘說一遍。諸葛亮聽了趙雲一番話,覺得子龍將軍雖然年輕,但處事穩重周全。諸葛亮說“此亦美事一樁,為什麼不應允呢?”趙雲說:“趙範既與某結為兄弟,今若娶其嫂,惹人唾罵,一也;其婦再嫁,使失大節,二也;趙範初降,其心難測,三也。主公新定江漢,枕席未安,雲安敢以一婦人而廢主公之大事?”劉備說:“今日大事已定,與你娶來樊氏,怎麼樣呢?”趙雲回答:“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譽不立,何患無妻子乎?”劉備說“子龍真丈夫也!”諸葛亮隻好將提親之事暫且擱置。劉備非常高興,拜趙雲為偏將軍,代趙範任桂陽太守。

《雲別傳》清清楚楚地記載了這件事情。文中說赤壁大戰以後,趙雲從平江南,以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代趙範。趙範有一寡嫂樊氏,有國色,範欲以之配雲。雲辭曰:卿兄猶我兄。固辭不許。時有人勸雲納之,雲曰:範迫降耳,心未可測,天下女人不少。遂不取。範果逃走,雲無纖介。史料交代了趙雲攻取桂陽的曆史,敘述了原太守趙範欲做媒使其嫂嫂許配趙雲,趙雲擔心影響戰事,又恐累及自己名聲,於是拒絕了趙範請求。後來趙範逃走,趙雲絲毫沒有受到牽連。

自古紅顏多悲涼,樊氏日後的結局如何,《三國演義》和曆史資料都沒有交代。有研究者分析其中“改嫁三原則”,一要文武雙全,名揚天下,二要相貌堂堂,儀表出眾,三要與家兄同鄉同姓,這好像完全是給趙雲量身定做的。數遍三國,確實不大可能找出第二個符合的人。從趙範的為人分析,這三原則很可能是他臨時的杜撰,目的隻不過是為了顯得趙雲與樊氏的般配,從而促成這一段婚姻而已。想一想,樊氏丈夫去世,縱然她是美女,有什麼資格,要求再嫁的對象不但相貌堂堂,而且文武雙全,名聞天下呢?非常遺憾的是,趙雲屈從於大局的需要,終究拒人於千裏之外。他堂堂正正拒絕了這樁婚事,保住了自己的清白。樊氏隻能在剩下的歲月裏,獨自緬懷逝去的丈夫。

第二天,趙雲帶騎兵進人桂陽城安民。趙範於衙署設宴招待趙雲。席間,趙範忽然請出一位容貌俊秀、體態端莊的絕色美女,此女子是趙範家嫂樊氏,已守寡三年。趙範欲將寡嫂改嫁趙雲,不料趙雲聽後大怒,對趙範說“我倆已結拜兄弟,你嫂就是我嫂,我怎能娶嫂子為妻,叫人恥笑。”趙範被訓斥後十分惱怒,示意左右,要加害趙雲。趙雲十分警覺,立即率兵出城,回到營寨。趙範見趙雲殺出城去,十分驚恐,急叫陳應、鮑隆商量對策。二人獻計,率五百騎兵連夜到趙雲寨中詐降,想乘機擒殺趙雲。趙雲識破其詐,綁殺陳、鮑二人,勸降隨從。趙雲將計就計,親率千人跟隨桂陽降兵連夜回桂陽城。桂陽降兵於城下呼叫,詐說趙雲已被陳應、鮑隆殺死。趙範在城頭看見城下是桂陽軍隊,不知其計,急忙出城迎接,就這樣,趙雲用計奪取了桂陽城。趙範迫降,想施美人計,被趙雲拒絕,詐降被識破,隻得逃走。

趙雲把人馬安頓好,主公和軍師已來接應。趙雲就把趙範如何提親,又如何用詐降計,自己又如何取下桂陽的事向劉備、諸葛亮敘說一遍。諸葛亮聽了趙雲一番話,覺得子龍將軍雖然年輕,但處事穩重周全。諸葛亮說“此亦美事一樁,為什麼不應允呢?”趙雲說:“趙範既與某結為兄弟,今若娶其嫂,惹人唾罵,一也;其婦再嫁,使失大節,二也;趙範初降,其心難測,三也。主公新定江漢,枕席未安,雲安敢以一婦人而廢主公之大事?”劉備說:“今日大事已定,與你娶來樊氏,怎麼樣呢?”趙雲回答:“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譽不立,何患無妻子乎?”劉備說“子龍真丈夫也!”諸葛亮隻好將提親之事暫且擱置。劉備非常高興,拜趙雲為偏將軍,代趙範任桂陽太守。

《雲別傳》清清楚楚地記載了這件事情。文中說赤壁大戰以後,趙雲從平江南,以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代趙範。趙範有一寡嫂樊氏,有國色,範欲以之配雲。雲辭曰:卿兄猶我兄。固辭不許。時有人勸雲納之,雲曰:範迫降耳,心未可測,天下女人不少。遂不取。範果逃走,雲無纖介。史料交代了趙雲攻取桂陽的曆史,敘述了原太守趙範欲做媒使其嫂嫂許配趙雲,趙雲擔心影響戰事,又恐累及自己名聲,於是拒絕了趙範請求。後來趙範逃走,趙雲絲毫沒有受到牽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