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空營奇謀漢中虎威(2 / 3)

曹操取漢中之時,劉備遣使到東吳,陳說利害,令吳軍進攻合淝,以牽動曹操兵勢,緩解益州壓力。孫權知道是諸葛亮之計,但是看準曹操進軍漢中,合淝兵力空虛之機,這一年八月,孫權以呂蒙、甘寧為前鋒,從陸口攻皖城,取合淝,聲勢浩大。孫權攻下皖城,圍攻合淝,此役張遼威震逍遙津,甘寧百騎劫魏營,雙方各有勝負,隔江對峙。孫權再調兵增援,張遼也向曹操求救,魏、吳合淝大戰從公元215年底開始,一直持續到公元217年春,雙方損兵折將,也沒有分出孰勝孰敗。孫權主動求和,令都尉徐詳詣曹公請降,答應年年納貢,雙方於是撤軍罷兵。

漢中之於劉備,其實更加重要。諸葛亮曾說,漢中,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曹操攻打漢中)此家門之禍也,出兵何疑。法正說:(奪取漢中)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如果得到漢中,益州就大大增加了戰略縱深,可以直接威脅關內。據記載,公元218年春,劉備接受法正奪取漢中的建議,安排諸葛亮據守成都,以法正為謀士,親率黃忠、張飛、馬超等大將為前鋒,趙雲領兵作預備隊,一齊向漢中進軍;遣張飛、吳桐守巴西,馬超、吳蘭守下辨(今甘肅成縣西),出西路攻擊前進。

當時四川北進要道有三條路可以通往關中地區。一是米倉道,從巴中、南江,直人南鄭地區;二是陰平道,從綿陽、江油,翻摩天嶺到甘肅文縣;三是古蜀道,從綿陽、梓潼、劍閣,進人陝西寧強,經勉縣到漢中。這三條路比較起來,米倉道窄,陰平道險,唯古蜀道較寬、較近。因此蜀漢政權,長期經營此道,車水馬龍,絡繹不絕。四川有句古語,“梓潼失,成都亡,千裏天府,此為屏障”。梓潼是古蜀道通往漢中的關鍵所在。巴西人黃權,時為蜀漢右將軍,曾向劉備建議“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又說,“自昔爭蜀者,必爭廣漢奪劍閣。”劉備納其言分廣漢郡置梓潼郡,郡治設梓潼縣城,派名將霍峻為梓潼郡守。

公元216年5月,群臣表奏獻帝,冊立曹操為魏王,曹操立王後,設後嗣,於鄴城建造魏王宮室。此時合淝之戰已經結束,曹操聞知劉備出兵,馬上遣心腹、厲鋒將軍曹洪前往漢中督軍,加強漢中防禦,迎擊劉備。馬超幫助劉備得益州後,被封為平西將軍,掌管臨沮,守衛陽平關。劉備取漢中,馬超為西路先鋒。但是馬超一路先被曹洪擊敗,吳蘭及其副將任夔被殺,不得不取守勢。張飛這一路,據《三國誌˙張飛傳》記載:“郃別督諸軍下巴西,欲徙其民於漢中,近軍宕渠、蒙頭、蕩石,與飛相拒五十餘日。飛率精卒萬餘人,從他道邀郃軍交戰,山道迮狹,前後不得相救,飛遂破郃。郃棄馬緣山,獨與麾下十餘人從間道退,引軍還南鄭,巴土獲安”。大意是說,張郃率領軍隊到巴西,把這裏的人遷徙到漢中,於是進軍宕渠、蒙頭、蕩石,張飛與張郃相拒五十多天。張飛智取張郃,將張郃誘至山穀中交戰,由於山路狹窄,前後不能救應,張郃三寨盡失,丟下馬匹,沿著山穀,從瓦口關敗退至南鄭,後不得不望定軍山投奔夏侯淵而去。曹洪攻擊防守下辨的吳蘭,斬殺雷銅、任夔等人,吳蘭逃至陽平氐族,被當地人強端所殺。

天蕩山是秦嶺餘脈,位於漢中盆地西端,漢中市勉縣城北4公裏處,隔漢江(當時稱沔水)南望為定軍山,東西連亙十二座山峰,狀如屏障,巍然屹立。勉縣西北部是古陽平關,又被稱作白馬城、盡口城,位於漢中市勉縣西部武侯鎮蓮水村附近。漢江南北的定軍山、天蕩山和陽平關互為犄角之勢,是漢中盆地西門戶,也是巴蜀通往關中的北端前沿,地理位置十分險要。歐得祿、張星智編寫的《諸葛亮與武侯墓》書中交代,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劉備率領諸將進兵漢中,被張郃阻擋在陽平關外漢江上遊的深山峽穀之中,彼此相互對峙一年有餘,劉備未能進人漢中盆地。劉備遣使急書向諸葛亮求援。《三國誌˙楊洪傳》記載,劉備急書發兵,蜀漢官吏楊洪認為,漢中是益州咽喉,存亡的關鍵,無漢中則無蜀矣;失去漢中乃“家門之禍”也。楊洪勸諸葛亮向漢中趕快發兵。諸葛亮采納楊洪建議,派精兵全力支援前線。公元219年正月,劉備改變死攻陽平關的策略,率兵南渡沔水,緣山稍前,占據了定軍山西部的臥牛山(後人稱為插旗山),於山上建立了營寨,遂插旗指揮作戰,拉開了定軍山之戰的序幕。夏侯淵率兵前來攻山,築圍與劉備軍對峙,使張郃護東圍,自率兵護南圍。蜀軍參軍法正,分兵十部攻擊張郃,迫使夏侯淵分兵救援。法正同時采取以逸待勞戰術,命老將黃忠埋伏在半山腰,鼓噪而不攻,伺機出兵。夏侯淵數攻不下,士氣懈怠,法正於是下令蜀軍出擊魏軍,燒敵都圍。另派黃忠出奇兵,乘夏侯淵帶兵救火之機,鼓噪前進,從山上居高臨下驟然殺出,夏侯淵猝不及防,被黃忠砍為兩段。《三國誌˙武帝紀》記載:初,淵雖數戰勝,太祖常戒曰:“為將當有怯弱時,不可但恃勇也。將當以勇為本,行之以智計;但知任勇,一匹夫敵耳。”夏侯淵忘記曹操教導,勇有餘,智不足,急於出兵立功,兩軍會戰於定軍山口,結果曹軍大敗,自己捐命於定軍山。黃忠乘勢奪取了定軍山,張郃領兵敗走,退守陽平關,至漢水邊紮營。因張飛妻子為夏侯淵至親,所以“飛妻請而葬之”,張飛妻子張羅著埋葬了夏侯淵。

曹軍定軍山之敗,打亂了曹軍防禦體係,蜀軍士氣高漲,攻勢淩厲,而曹軍群龍無首,軍心動搖。曹操曾曰:“天蕩山糧草之所,是漢中軍士養命之源,倘有所失,則無漢中也。”曹洪稟知漢中戰況後,曹操不得不親率大軍,令徐晃作先鋒,又拜張郃為帥,出長安疾馳漢中,企圖扭轉戰局,挽回敗績。《三國誌˙武帝紀》記載:三月,王自長安出斜穀(陝西眉縣南),軍遮要以臨漢中,遂至陽平。公元219年3月,魏王從長安經斜穀出兵,一路上軍隊據守險要進逼漢中,終於到達陽平。傳說天蕩山為曹操存糧之所,為長期與蜀對峙,千萬擔糧草堆於北山之下(米倉山為天蕩山一脈)。劉備一麵“斂眾拒守,不與交鋒”,一邊打探北山屯糧之處,令黃忠率軍北山偷襲敵軍糧草,趙雲屯兵於後,策應黃忠。趙雲和黃忠約定時刻,如黃忠依時而還,則按兵不動;若將軍過時而不還,即引軍接應。於是二人約定午時為期,趙雲回本寨,告訴沔陽長張翼:大營前臨漢水,地勢危險;我前去接應黃忠之時,一定要謹守寨柵,不可輕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