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是讀高中一年級的時候,我又體驗了一次人生的死別。我的二姐夫,未滿三十,因為胃出血,在發病之後短短的幾天裏就去世了。在他要去住院的時候,見上了最後一麵。當時最大的感覺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返”。盡管心裏把當時的場麵與此悲壯的詩句聯係在一起,但怎麼也不敢認為二姐夫此去就真的不會生還。過了幾天,噩耗傳來,先是鄰居告訴我“二姐夫見馬克思去了”。如此傳言,甚是婉轉,卻隱藏著至深的含義。由於民俗的偏見,主要是要上學,所以沒能再與二姐夫的遺體告別,也就不知道他臨終之後是什麼樣子了。麵對這次親人的離世,我不再感到高興,也不是很痛苦,但卻對死亡問題感到十分的詫異。從此之後,我逐漸明白一個道理:人是非常脆弱的!
在此後的十多年裏,我的家人和親人都過得平安順利。直到2001年夏天,我剛辦完婚禮不到十天,嶽父就因病去世了。我第一次見到的屍體是爺爺,第二次就是嶽父。不知什麼緣故,我很怕見到屍體。但因為是自己的嶽父去世,所以我無法拒絕,而且還要守靈和號哭。此時我已是而立之年的人,既是一個高校的教師,也是一個在校的博士生,對生老病死等問題也是司空見慣了。所以,對嶽父的去世,開始真正體會到傷心和痛苦,而不再如以前的麻木不仁。也許是在一個暑假裏,突然麵對大喜和大悲,使我開始轉向對生命問題的思考,乃至對時間問題進行有意識的追問。
在南京大學攻讀哲學博士的第二學年,出於對時間哲學問題的追問,我開始接觸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盡管自己的學識還不足以解讀這部哲學名著,但總算借此認識到時間問題研究的實在意義。後來,研讀東晉僧肇《肇論》之後,突然對時間問題有較大的感悟,並就《物不遷論》撰寫了解讀性文章。自此,我開始形成了自己的時間觀,並試圖由此來闡釋儒釋道的重要經典。讓我感到慶幸的是,依靠自己的感悟,對玄奧的經典文句總覺得能迎刃而解;但讓我感到悲哀的是,我自始自終難以把自己的感悟在理論上得以體現。我陷入兩難的境地——很想研究時間問題,又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探討這個問題。這也是我的博士論文沒有以時間為主題的主要原因。
博士畢業後,隨即獲得繼續做博士後的機會。於是,對時間問題的研究又躍躍欲試。在較為廣泛地搜集一係列研究時間問題的論著之後,我選定了以審美與時間之關係為主題的研究,打算以貫通整部中國曆史的方式來研究該問題,也列出了較為具體的寫作綱要,並在博士後開題時得到諸位專家教授的肯定。可是,在隨後幾個月的研究中,我發現原有的設想是難以實現的,就立即把論題大大縮小,隻選取先秦時期的典籍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這樣一來,似乎可以把原來的研究落實到具體的文本實證之中。但是,先秦時期的典籍,卻到處都是硬骨頭,讓我在研究中常常感到無所適從。在中期考核時,我就意識到這一點,但並沒有想到放棄或再次縮小論題對象,還是希望能做全做好,盡管覺得研究時間上顯得急迫。
大約是讀高中一年級的時候,我又體驗了一次人生的死別。我的二姐夫,未滿三十,因為胃出血,在發病之後短短的幾天裏就去世了。在他要去住院的時候,見上了最後一麵。當時最大的感覺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返”。盡管心裏把當時的場麵與此悲壯的詩句聯係在一起,但怎麼也不敢認為二姐夫此去就真的不會生還。過了幾天,噩耗傳來,先是鄰居告訴我“二姐夫見馬克思去了”。如此傳言,甚是婉轉,卻隱藏著至深的含義。由於民俗的偏見,主要是要上學,所以沒能再與二姐夫的遺體告別,也就不知道他臨終之後是什麼樣子了。麵對這次親人的離世,我不再感到高興,也不是很痛苦,但卻對死亡問題感到十分的詫異。從此之後,我逐漸明白一個道理:人是非常脆弱的!
在此後的十多年裏,我的家人和親人都過得平安順利。直到2001年夏天,我剛辦完婚禮不到十天,嶽父就因病去世了。我第一次見到的屍體是爺爺,第二次就是嶽父。不知什麼緣故,我很怕見到屍體。但因為是自己的嶽父去世,所以我無法拒絕,而且還要守靈和號哭。此時我已是而立之年的人,既是一個高校的教師,也是一個在校的博士生,對生老病死等問題也是司空見慣了。所以,對嶽父的去世,開始真正體會到傷心和痛苦,而不再如以前的麻木不仁。也許是在一個暑假裏,突然麵對大喜和大悲,使我開始轉向對生命問題的思考,乃至對時間問題進行有意識的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