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線和餌塊(1 / 2)

正義路有一個奎光閣,門麵頗大,有樓,賣涼米線。米線,加好醬油,酸甜醋 (昆明的醋有兩種,酸醋和甜醋,加醋時店夥都要問:

“吃酸醋嘛甜醋?”通常都答曰“酸甜醋”,即兩樣都要)、五辛生菜、辣椒。夏天吃涼米線,大汗淋漓,然而渾身爽快。奎光閣在我還在昆明時就關張了。

護國路附近有一條老街,有一家專賣幹燒米線,門麵甚小,座位靠牆,好像擺在一個半截胡同裏,沒幾張小桌子。幹燒米線放大量豬油、醬油、一點兒湯,加大量的辣椒麵和川花椒末,燒得之後,無汁水,是盛在盤子裏吃的。顏色深紅,辣椒和花椒的香氣衝鼻子。吃了這種米線得喝大量的茶,最好是沱茶,因為味道極其強烈濃厚,“叫水”;而且麻辣味在舌上久留不去,不用茶水涮一涮,得一直張嘴哈氣。

最為名貴的自然是過橋米線。過橋米線和汽鍋雞堪稱昆明吃食的代表作。過橋米線以正義路牌樓西側一家最負盛名,這家也賣別的飯菜,但是顧客多是衝過橋米線來的。入門坐定,叫過菜,堂館即在每人麵前放一盤生菜 (主要是豌豆苗 );一盤 (九寸盤 )生雞片、腰片、魚片、豬裏脊片、宣威火腿片,平鋪盤底,片大,而薄幾如紙;一碗白胚米線。隨即端來一大碗湯。湯看來似無熱氣,而湯溫高於一百攝氏度,因為上麵封了厚厚的一層雞油。我們初到昆明,就聽到不止一個人的警告:這湯萬萬不能單喝,說有一個下江人司機,湯一上來,端起來就喝,竟燙死了。把生片推入湯中,即刻就都熟了;然後把米線、生菜撥入湯碗,就可以吃起來。雞片腰片魚片肉片都極嫩,湯極鮮,真是食品中的尤物。過橋米線有個傳說,說是有一秀才,在村外小河對岸書齋中苦讀,秀才娘子每天給他送米線充饑,為保持鮮嫩燙熱,遂想出此法。娘子送吃的,要過一道橋。秀才問:“這是什麼米線?”娘子說“過橋米線”。“過橋米線”的名稱就是這樣來的,此恐是出於附會。“過橋”之名我於南宋人筆記中即曾見過,書名偶忘。

餌塊有兩種。

一種是湯餌塊和炒餌塊。餌塊乃以米粉壓成大坨,於大甑內蒸熟,長方形,一坨有七八寸長,五寸來寬,厚約寸許,四角渾圓,如一小枕頭。將餌塊橫切成薄片,再加幾刀,切如骨牌大,入湯煮,即湯餌塊;亦可加肉片青菜炒,即炒餌塊。我們通常吃湯餌塊,吃炒餌塊時少。炒餌塊常在小飯館裏賣,湯餌塊則在較大的米線店裏與米線同賣。

餌塊亦可以切成細條,名曰餌絲。米線柔滑,不耐咀嚼,連湯入口,便順流而下,一直通過喉嚨入肚。餌塊餌絲較有咬勁,不很餓,吃米線;倘要充腹耐饑,吃餌塊或餌絲。湯餌塊餌絲,配料與米線同。青蓮街逼死坡下,有一家本來是賣甜品的,忽然別出心裁,添賣牛奶餌絲和甜酒餌絲,生意頗好。或曰:餌絲怎麼可以吃甜的?然而,餌絲為什麼不能吃甜的呢?既然可以有甜酒小湯圓,當然也可以有甜酒餌絲。昆明甜酒味濃,甜酒餌絲香、醇、甜、糯。據本省人說,餌塊以騰衝的最好。騰衝炒餌塊別名“大救駕”。傳南明永曆帝朱由榔,敗走滇西,至騰衝,饑不得食,土人進炒餌塊一器,朱由榔吞食罄盡,說:

正義路有一個奎光閣,門麵頗大,有樓,賣涼米線。米線,加好醬油,酸甜醋 (昆明的醋有兩種,酸醋和甜醋,加醋時店夥都要問:

“吃酸醋嘛甜醋?”通常都答曰“酸甜醋”,即兩樣都要)、五辛生菜、辣椒。夏天吃涼米線,大汗淋漓,然而渾身爽快。奎光閣在我還在昆明時就關張了。

護國路附近有一條老街,有一家專賣幹燒米線,門麵甚小,座位靠牆,好像擺在一個半截胡同裏,沒幾張小桌子。幹燒米線放大量豬油、醬油、一點兒湯,加大量的辣椒麵和川花椒末,燒得之後,無汁水,是盛在盤子裏吃的。顏色深紅,辣椒和花椒的香氣衝鼻子。吃了這種米線得喝大量的茶,最好是沱茶,因為味道極其強烈濃厚,“叫水”;而且麻辣味在舌上久留不去,不用茶水涮一涮,得一直張嘴哈氣。

最為名貴的自然是過橋米線。過橋米線和汽鍋雞堪稱昆明吃食的代表作。過橋米線以正義路牌樓西側一家最負盛名,這家也賣別的飯菜,但是顧客多是衝過橋米線來的。入門坐定,叫過菜,堂館即在每人麵前放一盤生菜 (主要是豌豆苗 );一盤 (九寸盤 )生雞片、腰片、魚片、豬裏脊片、宣威火腿片,平鋪盤底,片大,而薄幾如紙;一碗白胚米線。隨即端來一大碗湯。湯看來似無熱氣,而湯溫高於一百攝氏度,因為上麵封了厚厚的一層雞油。我們初到昆明,就聽到不止一個人的警告:這湯萬萬不能單喝,說有一個下江人司機,湯一上來,端起來就喝,竟燙死了。把生片推入湯中,即刻就都熟了;然後把米線、生菜撥入湯碗,就可以吃起來。雞片腰片魚片肉片都極嫩,湯極鮮,真是食品中的尤物。過橋米線有個傳說,說是有一秀才,在村外小河對岸書齋中苦讀,秀才娘子每天給他送米線充饑,為保持鮮嫩燙熱,遂想出此法。娘子送吃的,要過一道橋。秀才問:“這是什麼米線?”娘子說“過橋米線”。“過橋米線”的名稱就是這樣來的,此恐是出於附會。“過橋”之名我於南宋人筆記中即曾見過,書名偶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