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英主篇(2 / 2)

周顯德元年(954)3月19日,柴榮在高平碰到了劉崇。曆史上的高平之戰相當有名。柴榮依靠高平之戰坐穩皇位,趙匡胤依靠高平之戰發跡。然而這場大戰,本來柴榮是輸定了的。完全是由於柴榮和趙匡胤兩個人的個人表演才使得高平大戰如此富有戲劇性,從而也讓我們確信這兩位皇帝的確就是人中之龍,注定的王者……

柴榮此時帶到高平的兵少的實在可憐(天下節度使們除劉詞等少數之外都按兵不動,並不看好高平之戰的結局)並被劉崇成功的誘到了巴公原這一高地。柴榮的兵布成了四個方陣:左邊是白重讚、李重進,右邊是樊愛能、何徽,中間是向訓、史彥超的精兵。最後一個方陣是都指揮使張永德領著殿前司的禁軍護衛皇上。對麵敵人分成了3個方陣。北漢第一名將張元徽在東麵,楊袞的遼軍在西麵。劉崇的中軍在巴公原。劉崇自己有3萬兵,再加遼軍1萬多,聯軍將近5萬。那柴榮這邊呢?通過戰鬥中的一個插曲,劉崇可以大致估算出對手的兵力,戰鬥中,右邊方陣全體向劉崇投降。劉崇去數了下,大概二千人不到。這樣通過簡單的計算,劉崇知道柴榮的兵滿打滿算也就八千左右。見到周兵如此之少,劉崇大悔“朕用漢軍,自可破也。何必契丹!今日不唯克周,亦使契丹心服”於是他讓楊袞在旁觀戰,自己與張元徽兩人東西夾擊,誓將周兵全殲!

北漢第一名將張元徽率騎兵衝擊樊愛能、何徽的步兵方陣。以少敵多,以步克騎?腦子壞掉了吧?更何況受王峻壓迫至今的柴榮,憑什麼讓我給他賣命?樊、何二人撥轉馬頭便逃!他們有馬能開溜,可那些步兵隻有兩條腿,逃不了多遠,就被張元徽給追上了。他們覺悟很高,馬上丟掉武器,脫下鎧甲,跪到地上,對著遠處的劉崇喊起了: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崇聽到了,這聲音比那些美麗妃子們叫出來的還要迷人。這聲音柴榮也聽到了,他心裏恨得牙庠庠,同時眼前浮現更多的是馮道那張不停蠕動的嘴:你不是唐太宗你不是泰山……

“萬歲”之聲響徹整個戰場,其他所有後周軍人都驚呆了。柴榮的致命傷口在他麵臨的第一場大戰中暴露無遺!他的軍隊就在他這個皇帝麵前,剛與敵人一接戰不利便馬上叛變了!本就不穩的軍心極度動搖!而最最致命的是他沒有威望,沒有軍功,沒有任何能讓他翻身的本錢!現在唯一對他有利的是風向,從開戰初的東北風漸漸轉成了南風,這樣,周兵衝擊漢兵是順風。漢兵衝擊周兵則是逆風。不容易啊!這唯一的優勢,柴榮你能把握嗎?

劉崇笑了。一戰定江山!我劉崇就要……不!我劉崇已經勝利了!天下還是我們姓劉的!但他連做夢都想不到的是,幾乎就在下一瞬間,他就直接麵對麵遇上了柴榮!

身陷絕境的柴榮目光穿過亂成一鍋粥的戰場,遙望遠處北漢軍團正中央——劉崇的所在!很好非常好!突然間,柴榮做出了一讓雙方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舉動。他直接策馬向劉崇衝了過去!

偉大的皇帝在他生涯最開始的戰役中,竟如此孤注一擲,破釜沉舟。當他策馬衝出時,連他自己也不知自己下場會是什麼,但他知道自己必須得這樣做——因他不想做個俘虜,或屈辱地作為失敗者活下去!哪怕死,也要倒在衝鋒的道路上!就這樣,衝過層層人浪,劈開所有阻擋,柴榮絕無反顧的衝向了開始歡慶勝利的劉崇!然而這時的柴榮心裏極為悲涼,因他清楚聽到身後並沒追隨太多的馬蹄和喊殺聲,也就說並沒多少人跟在他後麵!全力衝刺劇烈拚殺中的柴榮對此無可奈何,但他絕想不到的是真正對他,對中國曆史具有決定性的變化,此時已在他身後發生了,有另一個極其英雄偉大的人也在此時挺身而出,瞬間暴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