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柴榮在潞州,他在沉思一個問題:為什麼自己的部隊竟敢這樣公開的叛變自己?是因軍隊本身就不行?不!柴榮隨即就否認了這點。還是這些軍隊,在郭威和王峻的手裏,指哪打哪,絕無折扣。曾把劉崇打得透不過氣來。那為什麼換了他就這麼費勁呢?原因就隻剩下他自己不能服眾。意識到這點,柴榮非常痛苦。他知自己先天不足,一沒有戰功。二受王峻壓製太久,當王儲時間太短。最重要的是自己姓柴不姓郭。可這能怪他嗎?隻因自己姑姑嫁給了郭威,且長年沒生育,所以才將自己過繼了過去。當時的郭威正處在人生穀底,正是柴榮日夜操勞,做些小本生意,在這亂世中勉強支撐了下來,又在最平凡的生活中和郭威結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父子之親。後來郭威投奔劉知遠,慢慢發跡。直到最後,郭威在臨終前越過了自己的親戚李重進與張永德,把皇位傳給了自己。但這些能說給什麼人聽?說出去又有什麼用?隻會適得其反。人們會更認為他懦弱,他矯情。所以出身是多麼的重要啊……永遠都別說什麼英雄不問出身低,除非你已成為了英雄!
正當柴榮將自己關起來,不斷苦思冥想之際,傳來了一個令他勃然大怒的消息:樊愛能和何徽回來了!如果說之前這兩人敢於叛變,是對他的不忠和蔑視。現在這兩人還敢再回來,就是對他加倍的侮辱!是覺得皇帝怯懦得連不守軍法的人都不敢殺!柴榮大怒,他的確想殺人,可這兩人都是禁軍中的高級幹部(樊是侍衛司馬軍首領,何是侍衛司步軍首領),何徽還曾守晉州有功。殺了他們,軍隊會不會再次嘩變?
曆史選中了張永德駙馬爺,他給了柴榮一堂而皇之的理由:陛下,如你隻想維持現狀,則一切很容易。可如你想削平四海,一統天下,那麼軍法不立,便有百萬雄師,也不會為陛下所用!一語驚醒夢中人,床上的枕頭被柴榮擲在地上。樊愛能、何徽及70多名軍官全部就地斬首!並通告全軍:這就是臨陣脫逃,不尊皇命的下場!如有所犯,概不赦免!自此,後周軍紀開始真正嚴明了!柴榮用自己的鐵腕正打造一支從漢唐以後再次橫掃天下的鐵軍!
殺了這麼多禁軍將士,接下來誰來繼任呢?還是張永德,他清楚明白地把一個人的名字告訴了柴榮。說就是這人在柴榮親自衝鋒後以自己的決斷與奮戰,挽回了當時的戰局——他叫趙匡胤。陛下,你該重用他!
宋史稱,高平之戰乃太祖皇帝肇基之始。3月26日,柴榮升趙匡胤為殿前都虞侯(老五)、嚴州刺史,這一年,28歲的趙匡胤成為34歲的世宗皇帝柴榮的心腹愛將!從此隨柴榮南征北戰,開始了他一生不敗的戰績……
立下軍威,柴榮在3月28日命令親征太原,與劉崇算老賬!4月19日還抽空立了符小姐為皇後(相士的預言終於成真),5月3日來到太原城下!然而太原城高牆厚,從4月到5月,數十萬後周軍隊圍攻太原城不下,卻引發了軍糧危機,逼得柴榮要用官職來換糧食。且更重要的是契丹大軍已殺掉了後周大將史彥超,殺敗李筠、符彥卿,正兼程趕來救援!罷!無論柴榮再如何心比天高,唯一的選擇隻能是立即退兵。雖然沒能一戰滅北漢,但已讓北漢在他的有生之年再也不敢主動犯境……11月,劉崇病死,劉承鈞在契丹的羽翼下成為第二代兒皇帝(石敬瑭啊,這下你的輩份總算理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