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路宋朝大軍殺進黨項境內。最開始時,各路人馬一切行動都嚴格遵守皇帝臨行時配給的方略陣圖。但問題突然出現在主將李繼隆身上。
他發現了個問題——路線不對。如按皇帝指示的路線圖,他得先路過靈州,然後才能殺奔烏、白池。那樣的話要走1個多月,且路上缺水,這是最致命的,搞不好他龐大的軍團就會不戰自亂。
這時他的先鋒官盧斌給他出了個主意:我們不經過靈州,而是從出發點環州開始,走直線,10天內就能突然出現在烏、白池!
李繼隆大喜。要走靈州,不外乎就是順路為靈州解圍。可突然打擊烏、白池,更是圍魏救趙之計。靈州之圍可不戰自解。他派弟弟李繼和火速趕回開封麵見皇帝,把改道的事上報。趙光義一聽就急了。他搞不懂為什麼總有人不聽他的,現在居然連自己的大舅子也這樣!他對李繼和隻說了一句話“汝兄如此,必敗吾事”馬上親筆給李繼隆寫信,命他必須聽令按原計劃行事。且派周瑩去做監軍,必要的話強令李繼隆服從。可晚了,當周監軍趕到時,李將軍己出征,繞過靈州走捷徑己成事實…願望是好的,見識是高的。如成功,那麼李將軍威名必將遠播西域,威震當時。
但非常鬱悶,他走了10多天,結果是…“不見敵,引軍還”這是怎麼回事?敵人就在烏、白池,且後麵發生的事也證明了宋軍先期情報100%準確。那他怎會“不見敵”原因很簡單:他迷路了。沙漠戈壁中,想貪便宜走捷徑,結果適得其反…更要命的是他不僅自己白逛了一圈就回家,當時是還和丁罕合兵,一起這麼玩的。
2路大軍、宋軍主力就這樣無功而返。可這也比另一路的張守恩強…
張守恩,宋初名將張令鐸之子。從麟州出發,嚴格按路線圖前進。結果他遇到敵人了。但這雜種居然無恥到突然間選擇失明,我什麼都沒看見,我們回家吧…就這樣,他帶著人馬平安無事,全須全尾地回來了…
隻剩下了王超、範廷召2路。他們合兵一處,所走路線是最艱苦、最漫長的一條——無定河。
宋軍一路挖井一路行軍,硬生生從戈壁荒原中掙紮到了鐵門關。就在這裏,宋軍此次遠征第一戰終於打響。
王超17歲的兒子王德用為父親作先鋒,率萬人在鐵門關擊潰黨項人,隨即殺向最先確定的目標——烏、白池。他發現最初的情報是多麼準確。他麵對的真的是黨項之王李繼遷!
千裏奔襲。終於找到了李繼遷,但同時也得麵對黨項全族精銳。這時主帥範廷召和王超的反應是“不敢進”情有可原。宋軍5路合圍,隻有他們到達。所以當主帥的兒子王德用請戰時,他領到的精兵隻有5千人!隻以這區區5千人,王德用與李繼遷鏖戰3日,連戰連捷。最後宋軍全軍壓上,李繼遷終於被擊潰,率殘部逃離老巢。
這是一次慘勝。陣斬50餘人,生擒2千餘。但己是極限。且身在客境,實在沒法再去追擊。
退兵!宋軍幾乎是剛剛擊敗李繼遷,就從烏、白池開始撤退。而幽靈般的黨項騎兵出沒不定,隻要宋軍稍露出散亂不支的跡象。他們會隨時再殺過來,勝負生死之間根本還未確定!
王德用請父親和範廷召先行,自己率軍殿後。嚴令敢亂行者斬!宋軍全軍整肅,隊伍嚴整。在離夏州50裏之處,黨項人真的出現了,一直尾隨在他們背後。但始終不敢挑戰,眼睜睜看著宋軍越走越遠…
5路大軍伐黨項就這樣結束了,李繼遷仍未抓到。趙光義下定決心定要就此掃平,絕不給李繼遷再死灰複燃的機會!可…
至道3年(997)正月,趙光義命傅潛出延州、王昭遠出靈州,繼續向李繼遷進攻,務必斬草除根!2月初,王昭遠就在靈州行營上報,再次擊敗李繼遷,但李繼遷仍逃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