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疆烽火篇(1 / 3)

平叛之戰一直僵持了半年多。造梯子爬城牆、用戰車撞城牆、挖洞過城牆等等傳統打法一概無效,因王均他們都練過。接下來雙方就開始了新武器的開發創新。官軍發明了種叫洞屋的攻城器械。他們推著洞屋向城牆邊靠,眼看大功告成,卻突然間腳下一空,連人帶洞屋全都不見了…天殺的叛軍居然挖了地道,就等著官軍往上踩。朝廷派來秦翰做招安使,協助雷有終平叛。於是官軍再接再厲,在城北的魚橋上堆了座土山,天天向城裏射箭。再新造了種“雁翅勢敵棚覆洞車”再次向城頭逼近…這回叛軍們再不挖地道了,展示了他們高超靈活的想象力。城牆上突然也出現了一個幾乎完全一樣的“敵棚”2個棚車逐漸接近,叛軍大喊“我們給它起了個新名,叫‘喜相逢’”

這樣的僵局一直到9月4日,官軍終於攻破了成都城的敵樓,城內的叛軍開始喪氣…

20日,雷有終、石普2座洞屋終於頂到了成都城牆上。威力開始顯現,居然把城牆從外到內,開了扇新門。門內是叛軍們頂得像蜂窩似的槍尖,門外是官軍2名重賞之下的士兵,挺著長矛硬生生從這道“窄門”裏擠進去。成都城就這樣被攻陷…

但事情還沒完,還得巷戰。從早打到晚,城裏到處火光衝天。叛軍被殺3千多人,但王均逃了。雷有終吸取經驗教訓,說什麼都不進城,而是全城繼續放火,把成都變成一座不夜城,直到第二天天亮…天亮了,雷有終進城了,但沒完沒了,再次放火。且傳令全城。召集以前宋朝官吏馬上來報到。報到後就開始篩選,隻要是當過叛軍的官的,不問情由,都一律扔進火裏。

這燒活人行動又從早到晚持續了一整天,燒死數百人。《宋史》對此4個字評價“頗為冤酷”在這些非法更非人道的惡行中,隻有李繼昌嚴格約束了部下。除不許擾民,還把大批兒童婦女都安置在寺院中,派兵把守。等局麵平穩後才遣送回家。

10月,王均逃往富順監,雷有終命楊懷忠領虎翼軍追擊。2天後再命石普為第二隊。逃到富順監的叛軍準備結筏渡江。楊懷忠在高處觀察了敵情後決定不給叛軍渡江的機會。江邊一場惡鬥,叛軍被生擒6千餘,其餘被全殲。王均勢窮力盡,自殺而死。手下魯斌提著王均的頭來見楊懷忠,要戴罪立功。楊拿著王均的頭顱,正做著自己升官發財的美夢。石普到了。二話不說把王均的首級搶了,回到成都領賞。

8日,雷有終上奏朝廷王均叛亂平息。22日,朝廷大赦川、峽2路。23日。派王欽若、梁灝分別來做川、峽2路的安撫使。

11月1日,大契丹封李繼遷之子、未來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之父李德明為朔方節度使。

18日冬至,宋朝例行的大朝會。這一天張齊賢不知中了什麼邪,居然喝得酩酊大醉。勉強上朝後。差點當眾趴在地上。這下連皇帝都保不住他了。禦史們的彈劾奏章雪片般飛來…21日,張大宰相被罷官。

但誰能想到呢,就從這時起,命運之輪開始旋轉了。冥冥中或許真有天意吧。直到最後結局定型之後。大家才會恍然大悟,原來要達到那個讓所有人包括宋、遼、夏都滿意(或是忍受)的結果,哪一樣都是必不可少的…包括張大宰相的這次醉酒。

鹹平4年(1001)3月9日。分川、峽2路為益、利、梓、夔4路。從此那片土地就有了一個新名字:四川。並沿用至千年之後的現在…

20日,遼聖宗原皇後蕭氏因罪降為貴妃。韓德讓被賜名德昌,封為齊王、大丞相、南北2院樞密使,變成休哥和斜軫的集合體,總領大契丹南北全境的軍政大權於一身。成為遼史200餘年間權柄最重的第一權臣。

4月,王欽若從蜀地回朝。為獎勵他,即日王欽若升官為參知政事。

5月15日,遼聖宗立自己的表妹蕭菩薩哥為齊天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