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書降臨篇(3 / 3)

大中祥符元年(1008)3月13日,曆代封禪的聖地——泰山所在的兗州突然成了全國焦點。1287個老百姓,為首的叫呂良,他們要求皇帝接見——大宋開國近50年,天下太平,又天降祥符,我們請您到泰山舉行封禪大禮,以答謝上蒼!趙恒不同意,給了他們路費,老實點回家給朕種地去!

兗州人第一次努力就這樣失敗了。第二次,知州邵華帶著全體兗州官員集體上書,請求皇帝到泰山封禪。但非常遺憾,皇帝仍不為所動,兗州人第二次努力又失敗了。

18日,一叫孔謂的兗州舉人領著全國各地考生們840人雲集京城,再次懇請皇帝,一定要封禪!但皇帝第三次打擊了兗州人的熱情。他嚴正聲明:封禪是古往今來少有的人間盛事,不是誰都有資格去做的!

21日,大宋首相王旦率天下24370人,5次上表請求皇帝封禪,可趙恒依然拒絕…

一切跡象都表明:這時的趙恒還生存在人間。直到4月1日這一天。

這一天在皇宮內院功德閣上發現了第二份天書,內容和第一份一模一樣。多明顯,老天爺在怪趙恒不懂事,同樣要求要我說2遍嗎?為何還不去“封禪”

於是趙恒像古代聖人那樣“敬天畏命”上天說什麼,他隻有照做了…他下詔,10月將在泰山舉行封禪大禮。5日,趙恒任命樞密使王欽若、參知政事趙安仁為封禪經度製置使,先到兗州,去負責封禪大禮所有具體事宜。

關於封禪大典的經費,趙恒找來大宋三相之一的‘計相’即三司使丁謂。丁謂麵色輕鬆,語氣從容,說出了被後世認為最不著調的4個字“大計有餘”於是趙恒任命丁謂負責一路上的糧草供應;曹利用、李神福整修道路;晁迥、李宗諤、楊億、杜鎬、陳彭年等博學宿儒製定封禪禮儀。

6日,趙恒任命“封禪大禮五使”——宰相王旦為大禮使、樞密使王欽若為禮儀使、參知政事馮拯為儀仗使、樞密使陳堯叟為鹵簿使、參知政事趙安仁為橋道遞頓使。

這樣的規格,在5千年中國曆史裏也獨此一份。哪怕秦皇漢武的封禪,也沒把軍政兩府首腦一網打盡,全體動員。而大宋朝的頂級大臣們此時卻都放下了所有國家政事,來為這一個目標努力…

但是難題馬上出現了。話說宋真宗是中國曆史上第7位(也是最後一位)玩封禪的皇帝。在他前麵的分別是: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漢光武帝劉秀、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則天(她封禪的是嵩山)唐玄宗李隆基。但就算把所有史書都翻爛,也找不到他們,尤其是最著名的2次——秦皇,漢武的封禪細節…

秦始皇一統天下後,準時上泰山向上天彙報工作。可沒想到剛上到半山腰,突然間電閃雷鳴,傾盆大雨。秦始皇大驚失色,他在5棵大鬆樹下躲完了雨,就下山回家了。也就是說他根本就沒封成禪。整個行動就是封了那5棵大鬆樹從此叫“五大夫鬆”

輪到漢武帝大破匈奴,漢威遠播,於是他就把秦始皇做過的每一件事都重新玩了一遍,其中就包括了封禪。但他也不懂這“禪”到底要怎樣“封”啊…但彪悍的人生無所不能,他自己製定了封禪禮儀,就按祭東皇太乙的規格辦!可最後到底怎麼做的仍舊誰也不知道。他是一個人帶著漢史上軍功最盛、鋒芒最銳的將軍霍去病的兒子上山頂的,怎麼封的禪隻有他們2人才知道,而霍將軍的兒子下山後不久就暴病而亡,秘密從此被塵封…(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