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大宋朝東府集團為了工作需要,每天午飯都要在政事堂裏就地解決。這一天喝的是菜湯。寇準大吃大喝,結果抬頭就發現胡子也喝得很飽,隻見參知政事副宰相丁大人突然啟動,搶在所有侍者之前,躥到了寇準桌前。然後取出手帕,為長官細心撫拭。
很體貼,卻不料寇準嗬嗬一笑“參知政事就是為長官揩須的嗎”據說‘溜須’一詞從此誕生,流傳四方,同時也讓丁大人的行為永垂不朽…
宋朝官方史書確認,這是丁謂怨恨寇準,且結黨陷害寇準的開始。這應沒錯,但這是丁謂一方,在寇準一方呢?我認為他隻是想折辱下丁謂,真的隻是出口惡氣而已,根本就沒想過丁謂敢成為他的敵人…
丁謂也很清醒。他照樣每天正常上下班,笑臉迎人,就當那天的事沒發生過。可暗地裏加緊活動,主要是尋找能壓倒寇準的勢力。這很難,但目標極精準,直指後宮劉皇後。除她之外,帝國無人再是寇準的對手。劉娥是需要幫手,急到有些饑不擇食,但要合作搞掉比自己勢力威望強萬倍的首相,試問皇後陛下為什麼要這樣做?要拉關係,為什麼不直接拉首相?自古以來皇後被臣子算計到身敗名裂的數不勝數,劉娥沒必要非趟這混水。於是丁謂還要再等…
再說曹利用。寇準始終按澶淵之盟前2人的上下級關係辦事。當年曹利用隻是一介大兵,卻在澶州城出來進去,遼營跑的跟平地似的,是當時最拉風的一個,估計寇準早就不爽了。但人家曹大兵現在好歹也是樞密使、西府一把手了。寇準還時不時的對人家大吼“國家大事,你這個傻大兵懂什麼”
忍無可忍,無須再忍!曹利用、錢惟演的樞密院也站到了丁謂一邊。
天禧4年(1020)4月,寇準做出了他此生最大的錯事。邛州上報,當地官員王蒙正霸占鹽井,斷人生路。寇準派人調查,確有其事,於是依法懲辦!
但王蒙正背景你查了嗎?那是皇後前夫劉美兒子的嶽父!關係七扭八歪,可說到底那是皇後陛下唯一信得過的“直係親人”在巨大的官場潛規則麵前,是保持住細微處的正義重要?還是稍微變通一下,來個警告更好?
寇準選擇了正義,鹽井物歸原主,代價是皇後陛下的怒火…
5月14日,被高麗扣押了6年多的耶律資忠返回大契丹,帶回了高麗王王詢請藩納貢的上表與另一位與他扣押時間大致相等的遼使隻剌裏。15日,遼帝下詔,原諒王詢之罪,允其所請…大契丹與高麗終於重歸於好。
6月的一天,病中的趙恒頭枕在貼心太監周懷政的大腿上,突然歎息自己身體,說太子要是能監國該有多好…
當天,皇帝昏沉入睡(曆史證明:趙恒時好時壞的記憶力是這段時間內最可怕的)周懷政輕輕站了起來,立即出宮去找寇準。
寇準震驚!事情太突然了,皇帝還沒死,可太子要監國,且是宮中太監來傳的話。時間返回20年前,他自己曾親口說出過這樣的話“陛下為天下擇君,謀及婦人,不可。謀及中官,亦不可…”這是他當年回應趙光義立太子時的話,這種事隨時都會變成場政變或陰謀,那麼這時的周懷政可信嗎?寇準選擇謹慎,選個機會單獨謁見了趙恒。君臣四目相對,法不傳六耳,這時他才鄭重詢問:是否讓太子監國、貶丁謂?皇帝千真萬確地點了頭,保證確有其事。
當天的寇準定快樂得飄飄欲仙,多年宿願突然實現。太子趙禎隻有11歲,大宋朝他將說一不二,完成最後的拯救!隻需再把程序走完:加班加點把太子監國的詔書寫出來,然後再突然公布,要讓所有人都隻來得及下跪,想不出任何方式的反對。這樣才能大功告成!要知道這事等於把皇帝權力轉移,尤其是皇帝還病著,這種可怕的記憶力一旦混亂,別說寇準本人吃不消,那甚至會影響到太子的前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