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準悄悄找來自己老朋友、神童楊億。如此這般,你的明白?楊億心領神會。要振興大宋,隻有讓寇公掌權!才能把這10年來汙七八糟,群魔亂舞的世界清洗幹淨,回到太祖陛下時的盛況!尤其寇準還答應他,將以他取代丁謂,新的國家裏,他可大展抱負、造福蒼生。當天兩人散了,各自懷著激動心情分頭做事。
說楊億,他深夜回到家,秉燭揮筆,精心構思,連仆人都不讓靠近,就怕走漏消息。寫完後,正好他小舅子來訪,閑談中他憧憬著美好的明天,脫口而出“數日之後,事當一新”
說寇準,他當天很激動地喝多了,還把為什麼這樣激動全說了出去,以便大家都激動。
曆史上2種記載,無法分辨。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泄密了,其實泄密也不重要,因至少都在自己家裏。但最嚴重的結果發生了:死對頭丁謂瞬間就知道了,他馬上坐上女人出行用的車子,去找曹利用、錢惟演,更是去找劉皇後…
寇準敗得無話可說。他的一舉一動早就都在丁謂嚴密監控之中,而丁謂要做什麼,他一來不知,二來沒法阻擋。
劉皇後轉身就找到了丈夫,一句話就讓趙恒的大腦徹底崩潰:你的皇位要丟了!
寇準在造反,要立你的兒子當皇帝,但你和你兒子其實都隻是寇準的傀儡!
嚴重的刺激讓趙恒大腦一片空白,他把之前怎樣答應寇準的都忘得一幹二淨。馬上罷免寇準!
這時天己晚了,百官早己下班,但丁謂想到了一個人,一既有權力寫詔書,又有理由深恨寇準的人。晏殊,這位當年的江南神童己是宋朝的知製詔了,就用他!卻不料晏殊一口回絕:罷免宰相的詔書。我不夠資格寫,那是翰林學士的職權。然後轉身就走,卻不出宮,就靜靜坐在殿外,讓誰都看得到他。態度很明確,我不參與,但也決不壞你們的事…
這時天色更晚,丁謂等人百般無計,最後沒辦法:小錢,你重操舊業吧。雖你己不是翰林學士。而是樞密副使了,但情況緊急,犯一個小錯誤無所謂。於是依王欽若前例,要罷寇準為太子太保。皇帝不同意,要再尊崇一點。於是決定寇準罷相後的職位是太子太傅、萊國公。這時錢惟演想到了件更重要的事:陛下,罷免了寇準,宰相讓誰當?而趙恒的回答暴露了皇帝陛下的神智已錯亂不堪了。他使勁想了又想,最後說出這麼一句話“那就再等一等,稍後再議”如果寇準真要政變。他能容許趙恒再等?且趙恒如還神智健全,會連個首相的提名都說不出?
於是6月16日,寇準被罷相,直到7月17日。大宋朝仍沒首相,這創了一紀錄…
7月14日,李迪、馮拯、錢惟演3人被病重的趙恒召來議事,商議宰相人選。錢惟演提出曹利用、丁謂、任中正3人。趙恒不答。錢惟演又提議馮拯,趙恒再不答,問張知白怎樣?錢惟演說張知白可以做參知政事。但不能做宰相。皇帝最終要求李迪上任,可李迪不幹。這時太子趙禎突然走了出來“請父皇讓李賓客做宰相”趙恒微微一笑“太子都這樣說了,李相你還要推辭嗎”
17日,李迪被任命為宰相,馮拯被任命為樞密使。21日,丁謂也被任命為宰相,樞密使曹利用則加宰相頭銜。
首相李迪就此上任。這讓丁謂等人大失所望,必須得找個出氣的!
這個人在皇宮深處也是失望透頂了——周懷政。想當初自己費盡心血把寇準推上前台,再製造出機會讓太子名正言順接掌全國,這一步步走得是多麼穩健又迅速。可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誰能料想大名鼎鼎的寇準、楊億竟犯了幼兒園小朋友的錯誤,連起碼的保密工作都做不好!
難道要等死嗎?唐朝太監能發動甘露政變奮力反擊,把朝中宰相、將軍等大佬殺得滿街都是,徹底達到隨意廢立皇帝把持朝權的程度。那麼宋朝太監就狼狽到隻能忍辱偷生,連臨死前奮力掙紮一下都不敢?
周懷政、周懷信兄弟糾集同黨楊崇勳、楊懷吉、楊懷玉等人,決定在7月25日這一天發動政變。內外同時進行,殺丁謂、廢劉娥、扶太子即位、讓趙恒去當太上皇養病、首相仍讓寇準當,這樣天下一新,宮裏宮外一新,對大宋對他對誰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