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移皇陵篇(1 / 3)

丁謂就像當初的寇準一樣。文武兩邊都被他擺平之後,他把脾氣撒向了當時最神聖的2個人——宋仁宗趙禎、皇太後劉娥。

事有湊巧,某一天13歲的小趙禎忽然感覺很不舒服,說什麼都不起床。可早朝時間卻到了,必須出去見人,因大臣們會按時在前殿等待召見。這事一旦傳出去,會讓全體臣民對還沒親政的小皇帝失去敬仰更失去信心的。於是劉太後傳旨,讓宰執大臣們先到她那裏議事。且讓大家不必擔心,皇帝隻是太小,今天是有點賴床而已。

但這事傳進政事堂,宰相們就全體沉默了。大家都覺得很棘手。因小皇帝和太後是分開住的。這時太後要求大臣們到她那裏去辦公,這算什麼?太後不是要垂簾聽政,而是要獨自聽政了!

事情一點都不複雜,大宋朝頂級朝臣們瞬間就解讀了劉太後的潛台詞是什麼。可要怎麼做呢?彼此沉默。因當時政事堂裏缺一個人:首相丁謂當天請病假了,沒來上班。

思來想去,次相馮拯對來傳旨的內侍說,請先回稟太後,丁相公一會就來。等他來後再商議。並馬上派人去緊急通知丁謂,該怎麼做,請您快指示。

丁謂馬上就出現了。此人直接進宮,把所有同僚都扔到一邊,去單挑太後。說出的話冠冕堂皇、義正辭嚴“臣等止聞今上皇帝傳寶受遺,若移大政於他處,則社稷之理不顧,難敢遵稟”丁謂高舉祖宗家法及先皇牌位,把同樣鐵腕的劉娥砸得啞口無言。

之後丁謂轉身出宮,來到了政事堂“諸位怎能這樣沒種?何必等我?當時就該直接駁回”說的全體宰相都低頭聽訓。

丁謂這才覺得爽了些,到後邊更衣室裏換衣服去了。敢情他也急,不知是穿什麼衣服就衝進宮的。在他身後。馮拯的臉色變得鐵青,悄悄對參知政事魯道宗說“這人隻想自己做周公,卻讓咱們去當王莽、董卓”

不管怎麼說,丁謂在仁宗朝最開始一段時期裏是萬事如意。接下來他作為大宋首相,也該做另一件正事了。

要給先帝趙恒建陵下葬。在封建社會,這是僅次於新皇登基的頭等大事。可從趙匡胤開始,大宋幾代皇帝幾乎都是臨死才給自己選墓地,造陰宅。那也都是不得己。趙匡胤是地道的暴死,他在選定墓地後可不會知道一年不到就將有“燭光斧影”趙光義箭傷一生,到最後都心理變態。諱疾忌醫成了習慣,誰敢跟他提個死字?還提早建墳?趙恒他則一心想著和九天十地的神魔大哥都見個麵,還怕死後沒好著落?所以他的陵墓也一直沒修。

於是丁謂在趙恒駕崩2天後的2月21日就擔任了曆代首相的特權任務——山陵使。並決定陵墓要7月底前完工。這樣問題出現:陵是要建在趙匡胤生前選定的洛陽鞏縣的。可開封城內也片刻離不開丁謂,難道要他兩地奔波?太不仁道了,得找位替身才成。

丁謂的噩夢就此隆重登場:大太監雷允恭!此時的雷大太監己成了皇宮與外界聯係的唯一橋梁。不僅皇帝、太後對他另眼相看,就連處於巔峰的丁謂都對他“深德之”因沒他,丁謂就將失去對皇宮內部的控製。

於是雷大太監覺得自己被蔑視了。“山陵事”乃極大的榮耀和特權象征,阿貓阿狗們都去主持大局,為何我堂堂皇宮第一大太監反而被隔離在外?這不行!於是他直接找到了劉太後。強烈要求為先皇站好最後一班崗,您就讓我去挖墳吧…可劉娥搖頭“雷,你要想清楚。不是我不讓你去。而是考慮到你從小進宮,從沒擔任過外事。一旦到了外麵,不懂的事太多,而你現在又位高權重,下差們不敢對你違逆。你如出錯了怎麼辦?那樣就是在害你了”但雷允恭連哭帶嚎,一定要去…

於是他如願以償了。劉娥給了他山陵都監的身份,去洛陽主持修陵大事。在他興衝衝一路狂奔的煙塵背後。想必丁謂和劉娥都露出了截然不同的兩副嘴臉。

丁:該死!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一死皇帝重要,還是現在活著的皇帝、太後有威脅?跑那麼遠,真出了事怎麼辦?難道你現在跟我不是一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