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少年篇(2 / 3)

但黨項人的運氣實在好的沒天理。李繼遷,一烈火中煉出的真金。他沒能達到鬆讚幹布、英武可汗的程度,未能及身創建黨項人的帝國。但降遼附宋,基業己都打下了。

之後便是澶淵之盟,這是漢人與胡人幾千年間隻此一次的百年好和。連帶著黨項人也可享受和平。以前的恩怨和附帶的危機都一筆勾消,安心地消化定難5州、靈州、涼州、還有那塊讓人垂涎三尺的絲綢之路河西走廊。這是個慢工夫。得有耐心、有恒心、夠陰險的人才能去做。這時上天派給了他們李德明。他完美守住了老爹基業,邊拉邊打,不停變幻臉孔為黨項人爭奪利益。他成功熬死了大宋真宗皇帝趙恒、熬老了大契丹聖宗皇帝耶律隆緒…

這次上天派給他們的是一變本加厲的李繼遷。需要再次握刀殺人時,李元昊是多麼理想的第三代接班人。

曆史記載,李元昊從小就對他父親不以為然。在他正式接班前,隻有兩段話留了下來,都是與他父親的吵嘴。

第一段話,當時李德明派去宋朝的使者團回來了,帶回大批貨物。可多雖多,東西卻買錯了。李德明大怒,把為首的使者給砍了。這時李元昊走了過來“老爸,你忘了我們是什麼人了嗎?我們是戎人,生來就是騎馬射獵的。用我們的戰馬去換這些一時半會用不上的東西己是失策。現在還殺了自己的使臣,以後還會有人為我們出力嗎”十二三歲的少年李元昊如是說。李元昊從一孩提時代起就意識到了自己身份,甚至民族意識都己覺醒。把黨項、宋朝、契丹分得清清楚楚。且更重要的是,他已知道一個種族最重要的是人,一個帝王最寶貴的是人心。

第二段話。青年李元昊“老爸,你把錢都拿出來吧。我們分了它”李德明驚慌“我們要對宋朝開戰”李德明變得驚恐…

李元昊繼續侃侃而談“我們什麼都缺。這樣下去,我們的人都會跑光的。幹嘛不把宋朝給我們的賞賜都散了,去招募黨項之外的更多部眾?往小裏做,我們征戰四方,搶多少是多少。往大裏說。我們侵奪疆土,自立一國。隻有那樣,我們才能上下富足,才是長遠之計”

李德明己恢複了平靜,拉著兒子來到庫房,讓他去看那堆積如山的綾羅綢緞“孩子,我們黨項人30餘年來穿錦緞羅綺,這是宋朝的大恩。我們不能忘,更不可負心”沒想到兒子不屑一顧,冷笑著說“衣皮毛。事畜牧,這是我們蕃人的習俗。英雄之生,就當稱王爭霸。要這些錦緞做什麼”

李元昊的名聲己傳遍了黨項內外,讓邊境上那位黨項人的克星、李德明的噩夢都開始關注他——曹瑋。

第一名將的二公子痛打過李繼遷,更明目張膽欺負李德明。黨項族內部有點風吹草動小矛盾,他就敢大範圍大動作的招降策反,結果導致李德明轄區人口大規模縮水,黨項逃民一批批湧向宋朝邊境。曹瑋來者不拒,全部收編。這些人反過來成了宋軍裏的骨幹。忠實追隨著曹瑋東征西討…這些李德明都隻有幹瞪眼。但現在不同了,曹瑋開始密切關注起李元昊。

李元昊的學識、習慣、性情,甚至長相,都在曹瑋的刺探中。終於曹瑋決定親眼去看一看這未來的敵人到底什麼樣。為此。曹瑋化裝改扮混進了邊境上的榷場。據可靠情報,李元昊經常帶著大批隨從在這裏出沒。但曆史再次眷顧了這位未來的西夏開國皇帝。曹瑋等了他好多次,他居然一麵沒露。但曹瑋的決心不變,他定要看到這傳說中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