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娥之死篇(1 / 3)

說到底,最讓劉娥提心吊膽的還是她的‘兒子’。11月6日,皇宮大內修成了,可她的‘兒子’在這一天卻把彰顯她至高無上地位的“天聖”年號給改了!這最後一個多月叫明道元年。所謂明道,仍是日月同輝,母子稱製。不過月亮光芒怎能與太陽相比?劉娥己退居次席。

劉娥不知道是“兒子”知道了什麼真相,所以對她不親了?但她已無精力再去追究了。

1032年的最後一件事就不僅是劉娥,更是北宋此後曆代君臣的噩夢了。9月,李元昊再次出征,重新奪回西涼府。吐蕃六穀部徹底瓦解,一半投降了李元昊,另一半歸順了吐蕃另一股勢力——李元昊的平生大敵唃廝羅。11月,李德明去世,30歲的李元昊繼位。

李德明貌似恭敬,卻小動作不斷。有錢後更變得貪婪。1010年在傲馬山一帶大修宮殿,1020年更定都懷遠鎮。大興土木,宮殿群落極為壯觀。宋使到來,他會命令摘掉宮殿的題榜,保持臣屬姿態。但東西就背朝外放在殿門的台階上,無論誰,一眼就能認出那是什麼。宋使離開,馬上再掛上去。且穿上皇帝才能穿的赭黃袍。一切都向宋遼兩國皇帝看齊,完全脫離遊牧民族的氈帳酋長格調…而年輕氣盛、愛好征戰的李元昊會是個什麼?整個天下很快就會知道了…這個年青人、西夏的開國皇帝,簡直就是個戰爭瘋子,他將使宋遼兩國都夜不能寐。

李德明的喪禮規格已完全向趙禎的親媽看齊。宋朝為他輟朝3日,追封太師、尚書令、中書令,派朱昌符為祭奠使去致哀。趙禎、劉娥還在皇宮中穿上喪服,為李德明服喪。

但這一切,仍不能讓李元昊的憤怒減少半分。他的憤怒從他登上黨項之王的寶座開始,因他的身份得附加上兩條確認:契丹人的冊封、宋朝人的冊封。

契丹人來冊封了。他是夏國王。25日,宋朝人也來了,捧著張黃絹,麵朝南站著,念念有辭,嘰嘰歪歪,不管你聽不聽得懂,都得低著頭跪好了去聽!

奇恥大辱!李元昊快氣瘋了!但更屈辱的是他居然真就給宋朝的一片黃絹給跪下了…是慣性?還是沒泯滅幹淨的奴性?宋使楊告讀完了冊封詔書。他是定難節度使、西平王、檢校太師兼侍中。

然而,宋使的宣讀剛剛結束,李元昊就突然跳了起來。向所有人叫道:如此國家,尚屈膝於人。此先王之大錯也!

相信當時的楊告等人定大驚失色。在宋朝,無論誰也不敢說自己老爹半個錯字。可這個李元昊竟這樣大逆不道,當眾指責他的老爸!

更刺激的還在後麵,李元昊給楊告他們準備了個特別的宴會。酒席很普通,音響太特別。楊告等人在大殿上吃飯,殿後邊一直叮當亂響。這聲音一聽就清楚,是在鍛造兵器!

很明顯,李元昊在挑釁!但楊告等人很沉默。埋頭吃飯,隻要任務完成就好…吃飽喝足,打道回府,留下李元昊繼續憤怒。也許你會氣死?那會省大宋很多事…

李元昊怒不可遏。越想越衝動,跳過了宋朝使者,直接找宋朝皇帝的麻煩——拒不使用宋朝年號。且質問你們為什麼要改元明道?不知道我父親叫什麼嗎?漢人們連避諱都不懂了?

結果是宋朝人不懂了。這李元昊是不是真瘋了?要堂堂漢人天子為一蕃部酋長避諱?你李德明是我趙禎的爹?宋朝人懷著對黨項人深切的同情,沒追究這件事。顯得很寬大。很博愛,也蠃得了大批黨項人的欽佩和忠誠。

但不包括李元昊。在他看來,這是種蔑視!居然連個罵聲都不屑於給他!他當即命令將“明道”改為“顯道”從此拋棄宋朝年號!就此邁出自立門戶的第一步。但稱帝建國還得等上6年…

12月3日。身心俱受重創的皇太後劉娥要實現她此生的最後一個夢。她要去籍田、拜太廟!她下令要用皇帝的袞冕走進太廟,在宋朝皇帝的最終靈魂棲息之地與他們平起平坐!4日,命禮官們詳細製定禮儀。不出所料,立即招來無數反對之聲。兩位參知政事:晏殊拿出了《周禮》,指正皇後最高禮儀的極限。薛奎則戲謔一般地反問“陛下大謁之日,是作漢兒拜?還是女兒拜”但不管怎樣,都動搖不了劉娥的決心!一心要追求頂級榮譽的心理,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