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廢後篇(2 / 3)

郭皇後命運就這樣被確定,因這位宰相不是李迪,他姓呂,叫呂夷簡。

可事到臨頭,趙禎突然又有些猶豫,畢竟那是共同生活了10年的妻子,且他是“仁”宗,性格中有太多的不忍。呂夷簡則明確說出了自己支持廢後的理由“東漢光武帝,那是中興漢室的一代明主,他就曾廢掉過自己的皇後,理由不過是那位郭皇後口出怨言,心有不滿。可您這位郭皇後居然還打傷您脖子”

下一步呂夷簡己越過了廢不廢的問題,直接去想廢了後怎樣善後。關鍵就是禦史台和知諫院,這兩個職能重疊的衙門的作用就是幫著皇帝製約臣子,呂大宰相基本上可確定:廢後命令頒布之時,就是亂蜂螯頭之日!

但為了報複郭皇後,呂夷簡已準備一條道走到黑。他想出了三條應付之道:1抬出儒家經典、女子的七出之條“無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盜竊,妒忌,惡疾”在古代,隻要哪位己婚女士犯了其中一條,就可掃地出門,回娘家單過了。而郭皇後至少己犯了兩條:妒忌、無子。何況她已彪悍到連七出之條都定義不了的程度了,她打了自己的皇帝丈夫!2呂夷簡第一時間以書麵文件的方式通報有關部門,不得接受禦史台、知諫院的奏章公文,讓他們有話沒地方說。3他居然替郭皇後想出了一“體麵”的下崗理由“廢後”變成了皇後引咎辭職。以仁宗的名義發詔:皇後說自己十年都沒能生出孩子,太慚愧了,於是自動讓賢,給能生孩子的女人騰地方。皇帝則深受感動,答應了。封她為淨妃、玉京衝妙仙師,賜名淨悟,搬到長寧宮隱居。

時間終於到了12月23日的早朝。且看是皇帝加宰相的頂級組合強大,還是言官老大們無敵?

暴風雨如期來臨,從跪聽詔書的那一刻起,所有台諫官都行動了起來!他們的首領是禦史中丞孔道輔。無論從哪一點來看,他都是當之無愧的道義領袖。連範仲淹都要承認,孔大人既是他的前輩,更是他的楷模!因他姓孔,根正苗紅的孔聖人第45代孫!

當天在孔聖人率領下,禦史台方麵有蔣堂、郭勸、楊偕、馬絳、段少連、宋郊、劉渙。知諫院方麵較單薄,隻有孫祖德和範仲淹兩人。沒辦法,職能雖對等,但知諫院成立未滿兩年,實在沒法站到頭排。

當天,言官們來到皇宮門前大呼小叫。可就是沒人應聲。

怎樣?這就是呂夷簡臨時想出的應對絕招——家裏沒人。你們總不會破門而入吧?但他想錯了,真的有人敲響了神聖顯赫無比的金殿之門!是孔道輔抓起殿門上的銅環用力拍擊,大叫道“皇後被廢,奈何不聽台諫入言”這下子皇宮中再也不能保持沉默。不一會,有太監開門傳旨:皇帝說了,請大家去政事堂,有事找宰相去說。

政事堂中值班的仍是呂夷簡,李迪首相還是不知去向。各言官一開始就把問題上升到了最高程度“人臣之於帝後,猶子事父母也。父母不和。固宜諫止,奈何順父出母乎”這是當年的原話。意思很明確,你爹和你媽吵架了說離婚,難道你當兒子的拍手讚成?你還是不是個人啊?

麵對這一質問。呂大宰相表現得非常從容,隻回複了6個字“廢後自有故事”故事指的是前例。在宋朝這是個很強的邏輯性字眼,隻要有過先例,基本上就都可行。

博學多才的言官們瞬間轟笑。別逗了,呂夷簡你有多少料我們都知道,雖也是考上來的進士。但學問比你那狀元伯父差遠了!還“故事”用得著你來給我們講?

孔道輔和範仲淹馬上反駁“你不過就是引用光武帝廢後這一故事,但那是光武皇帝一生的汙點,是他失德的地方!聖上應學習堯舜的品德,你為什麼要誤導陛下去效法昏君”

呂夷簡選擇了沉默,甚至是認輸,說出了超級窩囊的一句話“請諸君明天早朝時親自向聖上講明此事”言下之意,這事我辦錯了,現在己收不了場,拜托你們明天去皇帝那裏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