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3月20日,樞密使王鬷、陳執中;副使張觀被罷。由晏殊、宋綬任樞密使,王貽永任樞密副使。5月9日,在朝野一片彈劾聲與張士遜本人七次上表請老之下,宰相張士遜被罷。他料敵不準、過份驕傲,把吳育這樣的冷靜派叫瘋子,就是在他的領導下,朝廷拒不向西北增兵,逼得大宋兩位軍區副總司令出戰居然隻帶出去可憐巴巴的幾千人!該死!弄得跟在境外作戰一樣的狼狽不堪!
那麼該換誰呢?局勢要求必須摒棄所有偏見,選出一能力最強的人。誰?大家一致公認——王曾!但很可惜,他己死了…
一年半前,1038年11月26日,王曾去世。他也像寇準一樣能預知自己的死期。某天淩晨,天上一顆大星突然隕落,就落在他寢室外不遠。家人嚇壞了,急忙稟告他。己臥床不起的他淡然一笑“後一月當知”一個月後,王曾去世。諡號是文臣中的頂級“文正”
於是千不情萬不願,還是得讓那個人出山。雖那人非常的招人煩,也沒法讓人心服——呂夷簡。
呂大宰相三度拜相,超過寇準,追平趙普,怎一顯赫了得。不過背後的底蘊誰都清楚:矬子裏拔大個,也隻有你了。
這些趙禎也清楚,而且他還清楚選了呂夷簡就得先擔心有人找麻煩——範仲淹。為了一起碼的工作環境,趙禎特意把範仲淹找來,為自己的新宰相做和事佬:範愛卿,夷簡還是有可取之處的,你知道嗎?這次起用你,是夷簡舉薦的啊…卻不料範仲淹微笑著回答:陛下,我與夷簡隻有政事之爭,並無私人之怨。現在國事為重,臣知道怎麼辦。皇帝很納悶,搞什麼?
接著發生的事讓呂夷簡都不適應,他突然接到範仲淹一封信。信裏非常誠懇地說:凡為官者,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無。以前得罪,全為公事。不意宰相雅量高致,以國家為重,獎拔仲淹,深為感謝。望與宰相內外互助。度過國家難關。呂夷簡看著這封信,心裏大為感慨,四年了,今日之仲淹再不是昨日之仲淹了…
感慨歸感慨,呂大宰相心知肚明:範仲淹真實目的隻有一個。前方打仗,打的是後方錢糧,大宰相你要認真辦事,別拿國家大事當報仇工具!但無論如何,範仲淹這姿態千金難買。呂夷簡是個明白人,後來的歲月中,他沒做過任何出格的事,至少是對範仲淹主管的鄜延路。別人就不好說了…
李元昊從延州府回軍。一路攻打永平、塞門、安遠等寨。永平寨幸得指揮使史吉力斥寨主和監軍欲棄寨而逃的謬論,並在李元昊大軍圍寨時奮力死戰,永平寨得保不失。其他兩寨就沒那麼幸運了。5月11日,塞門寨失守。寨主高延德被俘。監軍王繼元戰死。22日,安遠寨失守。
25日,鑒於夏守贇、王守忠二人前往西北邊疆已三月有餘。卻毫無進展,還有兩寨丟失,詔令罷官還朝。但宋廷依然用人不明。以另一位姓夏的接替了陝西的全部軍政大權,就此埋下了未來宋軍大敗的隱患…
範仲淹、韓琦你們快點趕路吧!否則夏竦夏大人會把整個陝西之地全部葬送的!夏竦和範雍一樣,唯一能做的事就是不斷的向朝廷請兵請糧。
增兵派糧,這是打仗最根本要素,尤其西北戰場上剛剛以1萬敵15萬,全軍覆沒,本是毫無爭議的事吧?可麵對新任陝西經略安撫使夏竦的這一要求,朝中大臣們超級有才,他們翻了下史書,然後告訴夏竦,同樣也轉送皇上過目:增兵?門都沒有!史書說了,當年漢將霍去病曾以輕騎800脫離衛青的主力部隊遠征數百裏,把匈奴人砍得人仰馬翻。然後以1萬人過烏盭,經速濮,涉狐奴,途經五王國,殺過焉支山千餘裏,殺折蘭王、廬侯王、抓獲昆王子,收休屠祭天金人,封狼居胥,這一連串壯舉不也都做出來了嗎?還有唐代李靖,以3千騎兵大破突厥,再以1萬騎兵至陰山,殺千餘敵兵,俘虜異族男女十餘萬,擒獲頡利可汗!夏大人,為什麼你就做不到?
夏大人氣得手腳發麻。拜托!我也讀過史書。霍去病、李靖…搜遍我華夏5000年,共隻有那麼幾個反常的異類。你們以為在宋朝隨便什麼時候都能抓出一大把,裏麵就包括我夏竦?
夏大人馬上反擊:秦時名將王翦滅楚,定要向始皇帝請精兵60萬;蒙恬北征匈奴,也要請兵30萬!還有苻堅淝水之戰、曹操赤壁之戰,都有數十萬精兵,還都打輸了。這些你們怎麼不說?我定要增兵!不增就換人,換你們來西北打仗!倒要看看你們怎麼以一敵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