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慣例,作戰方案和行軍路線都為他事先規定好了——瓦亭寨。這地方就是宋軍的前進極限…看著很理智,甚至為後麵宋軍的大敗留下了解釋:和任福一樣,是葛懷敏不聽命令才導致的大敗。可隻要稍微查下地圖,就會知道王沿這個命令…
瓦亭寨位置還在好水川南麵一點,還在渭州轄境內,是大宋涇原路的腹地!當年韓琦是為把李元昊主力放進來,才要任福主動退守。可這時王沿既要軍隊主動迎擊,可又把迎擊的極限固定在腹地位置。這是決策者的英明玄妙,還是在玩前敵指揮官?
而葛懷敏也很配合,你要我到哪,我就到哪。但到了後,咱就兩說了。沒聽過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嗎?9日,葛懷敏到達瓦亭寨,隨即招集涇原路各處精兵。所有軍隊將領都迅速向他靠攏,且馬上分派了任務:瓦亭寨都監許思純、環慶路都監劉賀率5千蕃兵為左翼、天聖寨主張貴殿後,繼續向前推進!18日到達五穀口,涇原路最強的軍事據點鎮戎軍的主將曹英、都監趙珣、西路都巡檢李良臣、孟淵,都相繼加入大隊人馬。
葛懷敏的兵力已遠遠超出王沿給他的限度。在瓦亭寨這腹地待敵,那就隻是防守。防守?卻要把周邊所有力量都集結起來,葛懷敏這是什麼意圖呢?
集中兵力,迎擊!不管地點在哪,我要的是集團軍決戰!在這思路的決策下,宋軍以沿邊都巡檢使向進、劉湛為先鋒,以趙瑜為後軍,向邊境推進!這時他們位置是安全的,因還沒越過鎮戎軍城。但主將葛懷敏變得急不可耐,他不滿意這樣的行軍速度!於是軍隊在安邊寨進行戰前補充給養,還沒裝載完畢,他就迫不急待率軍開拔。夜晚在開遠堡北1裏紮營。
20日。接近鎮戎軍時,葛懷敏的急迫達到了一極限。他拋下大隊人馬,隻帶100多個騎兵向前衝去。真不知他到底要幹什麼。難道冥冥中有什麼神靈暗示了他,李元昊正在前方不遠處跳舞唱歌,就等著他衝過去一刀剁掉?
可跑著跑著,他手下一小官、走馬承受趙政突然對他說:將軍,再往前跑就和西夏人靠近了,我們停下吧。
啊?停下?哦…好!停下吧。這樣他就停下了!那你一頓狂跑為的是什麼啊?
夜晚,葛懷敏大軍進入養馬城。而之前,曹英、李知和、王保、王文、李嶽、趙麟等人都集結在鎮戎軍城以西6裏的地方。他們白天出城巡視。晚上回城自守,這樣整整3天…這一晚,也一起來到養馬城見葛懷敏。
葛懷敏很神氣的向他們說出了最新情報:李元昊出現了,他將在明天越過界壕,我們立即迎戰!
葛大將軍的迎戰方案堪稱最正確、最經典、也應用得最廣泛。他兵分四路:劉湛、向進出西水口;趙珣出蓮花堡;曹英出劉璠堡;他自將中軍出定西堡。不愧是名門之後,深通大宋兵法。宋太宗、宋真宗每次進剿黨項和契丹,不都分兵幾路的嗎?於是他也這樣搞。但小小的涇原路、小小的鎮戎軍,你這麼折騰有必要嗎?
當時就有人反對:趙珣“李元昊長驅直入,他人馬多。銳氣盛,不好對付。我們隻有拖著他,在馬欄城布防固守,在鎮戎軍保持糧道通暢。時間一長,他們必垮,那時我們再上!但如這時迎上去接戰…”他看了看周圍同僚們,神色很陰暗“我們會被殺得幹幹淨淨…”
這是定川寨之戰第一個轉機。宋軍如聽從了。這決定宋夏命運的一戰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但葛懷敏名門之後,手握重兵近7萬(涇原路兵力是陝西四路中最多的)澶淵之戰後,宋朝就再沒任何人擁有過如此龐大的軍力。空前的兵力。加上巨大的家族榮譽,怎可能當縮頭烏龜?
絕不!於是宋軍四路中兵力最雄厚的一支——曹英、李知和連夜出發。21日天亮後,葛懷敏剛要啟程,突然接到戰報:劉湛、向進在趙福新堡遇到了西夏人,他們戰敗了,正向向家峽一帶退守。葛懷敏第一反應:立即集結兵力,去向家峽先吃掉這股西夏兵!但戰報又來了。宋軍前兩戰中最吃虧最無能的情報工作,仿佛突然間上了一檔次,無論偵查力量還是通報速度,都超級快。
這次戰報是:西夏軍主力被發現了,根本不是擊敗劉湛的那支,而是剛剛從定川寨方位越過界壕,正向我腹地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