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次的忽悠行動,堪稱經典!其複雜程度和操作難度,真令後人歎為觀止!老種相公神奇得讓人不敢相信…
而鄜延路長官龐籍在主持和支持了種世衡的行動後,有了一更大膽的舉動。龐太師真是為人所不敢為。別人是等待和平、向往和平,他是敢憑空製造出和平。為了這目的,他不僅可忽悠李元昊,更敢對自己皇帝耍些小花招。
他寫了個奏章,說西夏人到崩潰的臨界點了,我得到確切消息,李元昊裏憂外患,在西邊被各番族打敗,內部最大的野利氏也背叛了。國內幹旱,還冒出數不清的黃色老鼠,把僅有的糧食都吃光了…一句話,眼看就活不下去了!他們很想投降…
這簡直是一派謊言!西域各番族,隻能是指回鶻和吐蕃了,他們在李元昊稱帝前就都被收拾得服服帖帖。至於野利氏,直到兩兄弟都被殺完、野利皇後也廢掉,都沒人敢反叛。唯一有可能的就是黃色老鼠,那東西據說滿草原都是…
但足不出深宮的仁宗皇帝很高興,但他在這之前,還是先征求了一個人的意見:範仲淹,依你之見,可以和西夏約和嗎?
範仲淹回答:臣在越州當知州時,當地賦稅是30萬貫,這數字足夠打發西夏了“是費一郡之人,而係天下之弊也”
隻用一州的賦稅,就可平息天下紛爭!何樂而不為?至於什麼喪權辱國,完全無視!這是宋朝,不是漢唐,更不是強硬倔強一直死挺著,內憂外患,又窮又橫,最後先死於內亂,再被外族吞並,崩盤得超級難看、也是筆者最討厭的明朝!
範仲淹這麼說,是完全體會到了宋朝立國之本才做出的回答。
趙禎決心就此下定,他給龐籍回複:李元昊如臣服,就是仍稱帝號也無所謂。如能降格,稱單於、可汗就更好。至於物質要求,可全麵恢複戰前狀態,小有加碼,也可商量…
就這樣,和平的橄欖枝,由大宋方首先搖動。龐籍從青澗城把李文貴提了出來,先是一頓大罵“你們知道自己有多混帳嗎?都是你們帶壞了善良的李元昊,讓他沒法繼承他父親的優良作風!現在兩國人民都在受罪,都是你們的錯!別看你們現在贏了幾仗,那是因我們宋朝和平太久了,忘了訓練。現在我們開始適應了,你們能總贏下去嗎?我國富有天下、地域廣闊,輸一兩次無所謂,你們敗一次,就有亡國危險!現在你回國去對李元昊說:如歸順,朝廷會待他比從前更好”
最後這句話讓李元昊一直懸著的心放了下來。目標終於達到了!定川寨之戰就是一台階。難得宋朝現在給他主動遞了過來,必須得接住!
李元昊馬上把光信和尚從大牢裏放了出來,以貴賓之禮接待,之後讓他陪著李文貴回到宋朝,帶來了一封信。當然信的內容仍繼續著桀驁不馴——我如日方中,隻可順天西行,怎能逆天東下?決不投降!
很威風?但隻是個姿態,用來討價還價罷了…
這是外部。內部則更有一件讓範仲淹、富弼等人興奮的大事突然降臨:十多年的毒瘤,一朝被切除!
年底大朝會,12月的某一天,所有朝臣向皇帝報到,呂夷簡以首相身份押班上朝,引領百官向皇帝行禮。按說這是他做了10多年的事了,老宰相就算憑著記憶慣性,都能三跪九叩不出錯,但這次他居然隻跪了兩次,就突然站了起來…滿殿大臣都伏身低首,他獨立在人群中央。真是露大臉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