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決定先不回家了,拐了個小彎,往昭州、賓州兩座西南重鎮而去。18日,昭州知州柳應辰棄城而逃,廣西衿轄王正倫戰死,昭州失陷。
此時,大宋朝廷對兩廣之地已快到了無計可施的地步。有人建議:儂智高的目的是想做邕、桂等7州的節度使,何不成全他而換取天下太平?樞密副使梁適堅決反對“如此,兩廣之地還能是朝廷所有嗎”之後,仁宗向宰相龐籍問策。龐籍向皇上力薦3個多月前升任樞密副使的狄青。這是宋朝西北戰場上碩果僅存的一員名將了。與黨項李元昊交戰幾年間,屈指算來,如今大宋能叫得響的將軍隻此一位了。狄青自己也主動請纓。翼日入對,皇帝壯其言。於是9月28日,狄青被任命為宣徽南院使、荊湖南北路宣撫使、提舉廣南東、西路經製賊盜事。按慣例,還要給他派一名‘監軍’任守忠。諫官李兌反對“在軍隊中派監軍,主將處處受限製,這是晚唐以來的弊病。如今既然用了狄青,就應該信任他,不要讓他再受到限製”
10月4日,大宋抽調陝西三路鄜延、環慶、涇原各5千精銳騎兵,到廣南行營向狄青報道。有人認為嶺南多山,不適合騎兵作戰,但狄青不以為然。
5日,儂智高攻陷賓州,知州陳東美棄城而逃。
7日,朝廷交給狄青空名宣頭(填上名字就能到兵部注冊當官)劄子(到兵部領賞的憑據)各100道、錦襖子、金銀帶各200,以備其賞賜軍功。8日,大宋皇宮深處的垂拱殿,一個傳奇開始了:他將留下千古傳頌的英名,同時也把自己一切斷送!
仁宗皇帝親自為狄青設宴送行。近百年後,宋朝第二次派出當時的第一戰將征伐嶺南,更是自太宗趙光義登基後,第一次不派文官做監軍隨行。狄青有權獨自裁斷南方一切軍政大事。這是空前的信任。更是空前的壓力。對此,狄青留下了這樣一句話“臣起自行伍,非戰伐無以報國。願得蕃落騎兵數百,益以禁兵,羈賊首至闕下”他的願望被滿足了,宋朝派出了1.5萬騎兵精銳,隨他過嶺南決戰。1.5萬,這數字不算多,但參照當年潘美平定南漢時的10州軍力,應說隻高不低了。至於素質怎樣。剛剛經曆過西夏戰火錘煉的大宋西軍,從這時起就成了北宋軍隊之最強!直到帝國崩潰時,它都承載著漢人的最後希望!就連有宋一代最神勇的嶽家軍嫡係,其精髓部分也由大宋西軍組成!
12日,儂智高勝利班師,回歸邕州。知州宋克隆棄城而逃。
最強的軍隊向南方運動,狄青的命令己先於軍隊傳向兩廣:1他命所有軍隊原地待命,不得出戰,直到他率部趕到。2他命餘靖餘大人。把那個絕世昏招停了,不然我就殺了你!
餘靖他想出了個超級“聰明”的招數!一個問題:儂智高最怕的人是誰?對!交趾人!當年殺了他父親、勞教過他本人,一直都灰溜溜夾著尾巴做人,從沒敢大聲喘氣過。那麼我們是不是可聯合交趾人。請他們派兵入境支援呢?
很好!說做就做!餘靖把朝廷支給他的大筆財產劃給了當時的李朝太宗皇帝,宋朝官職叫“交趾郡王”的李德政。於是李德政點集5萬步兵、1千騎兵去邕州大宋境內,同時提出要求:先給付2萬貫現鈔、同時還要在邕州附近準備足夠1萬人生存的糧草。這就造成了一事實:即交趾人可大大方方進入宋境內部殺人!自古兵匪一家,本國內部軍隊在打仗時都會摟草打兔子。何況是外國“友鄰”部隊?更何況堂堂中華上國,剿滅一股山林土匪都要申請支援了?信不信從此交趾人會賊心大起,時刻想著衝進來燒殺搶掠?這真是驅狼進虎。愚不可及!狄青嚴令餘靖:馬上給交趾人寫信,讓他們滾蛋!宋朝的事,他們連知道的資格都沒!
對這兩個命令,餘靖是有選擇的執行了。皇祐5年(1053)1月6日,他給交趾方麵打了招呼,讓李德政在國內老實呆著,沒他們什麼事了。另一條,狄青嚴令的諸將不得出戰,他產生了短暫性失憶。他召見了原南方軍隊主將陳曙,命他立即出戰,別讓狄青搶了頭功!
陳曙心態變得微妙,餘靖的命令不得不聽,軍人爭功的心理又壓抑不住,何況軍隊也早成了一幸福大家庭,己n年沒什麼軍法處置了,違抗一下狄大將軍的軍令,有什麼大不了的嗎?還有按慣例,餘大人到時也會說話,狄青一武夫,怎敢駁文官的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