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那好辦!您可用輟朝、成服、追贈之類的辦法來表現。一切都有製度,保準您生榮死哀、風光體麵!
於是他們就全體憤怒了,真搞不懂皇帝您怎能這樣出格呢?趙禎給自己心愛女人的出殯禮儀定在了最高規格上:以皇後之禮殯葬!
嚴格說來,趙禎這樣做是有前科的。當年被他廢掉的郭皇後暴死,他也以皇後之禮發送,完全不顧剛娶進門的曹皇後什麼感想。可那情有可緣,畢竟郭氏曾母儀天下,除“耳光門”事件外,沒任何出錯的地方。可這時的張氏完全不能等同,一介貴妃而已,且時常幹政,受賄醜聞都牽扯到當時宰相、禦史中丞等一大堆高官、還有她那讓所有人咬牙切齒的伯父!這樣的女人,不打進冷宮都是便宜了,憑什麼再追封皇後?
可趙禎不管誰反對,他一意孤行。在張氏死後第四天、12日,追賜其“溫成”皇後,在皇儀殿為其舉喪,輟朝7日,天下禁樂1月,皇帝本人親自成服,到發喪的20日,率文武百官,護送靈位出宮,進奉先寺。這一切規格是無可挑剔的皇後喪儀,說實話,就連當年的“北宋武則天”劉娥皇太後都沒能享受到!本注定了隻能給一個女人預備著,就是現東宮之主曹皇後。可她又消失了,史書沒留下她這時的活動記載。這位賢德到成了習慣的女士繼續沉默。可她應有的權力自有別人來為她維護!
為了皇後頭銜,整個禦史台在現任老大孫抃率領下全體出戰,和皇上鬧得你死我活。半點沒誇張!因事後皇帝沒妥協,他們真的全體辭職,撂挑子不幹了!
喪禮時,對抗進入最**。就在舉哀的最重要時段:為死者正名的讀哀冊時出了大漏子。原先指定的樞密副使孫沔突然放下哀冊“當年章穆皇後葬禮,是由兩製官(翰林學士、知製誥)讀哀冊。現在這溫成皇後是追封的,反要兩府大臣行事。與禮不合,臣拒絕讀冊”
皇帝驚怒交集,但為讓葬禮順利進行、讓心愛女人得到最後的安慰,他忍住了,派人好言相勸:孫愛卿,你就讀了吧…
孫沔大義凜然“以臣孫沔讀冊則可,以樞密副使讀冊不可”說完把哀冊往桌子上一放,沒向任何人請示,自己就退了下去!
徹底冷場了。趙禎望著眼前黑麻麻站滿庭院的大臣,隻覺得一陣陣頭暈。近在咫尺的這女人,不管她之前做過怎樣出格的事,她都陪著自己度過了之前戰爭動蕩、反叛不斷、黨爭不斷的日子。而我的大臣們,你們道貌岸然、聖人嘴臉,難道身上就真一點汙點都沒嗎?拋開平日工作之餘到各勾欄裏公然鬼混,其它醜行更是數不勝數!
就以孫沔你為論,根本不是個好東西!孫沔貪財好色。按說隻要男人,就沒不好這兩樣的,可像他這樣出格的也實在不多。總體來說,他做到了到處好色、隨地發財,走一路貪一路,從沒落空的時候!
這樣的人居然能位極人臣,還動輒以仁義道德自稱,真不知人間還有羞恥二字!其實也不止他,此時在場的大臣們,幾乎全體手腳都不幹淨。
下一位出場的是宰相陳執中。危難中他頂了上來,堅決支持皇帝!樞密副使不讀哀冊,那麼宰相來讀!陳執中讓張貴妃的葬禮驟然升格,比之前待遇更高了!葬禮圓滿結束,皇帝對恩師充滿了感激之情,大臣們恨不得罵死這老牌的牆頭草!可親愛的朋友們,你們知道陳執中是個怎樣無恥狠毒的“人”嗎?本年底發生在陳府中的一件事會讓你們徹底看清楚這個“人”!
至和元年(1054)7月7日,梁適罷相。
8日,7歲的西夏第二任皇帝李諒祚遣使大契丹求婚。10月26日,李諒祚進誓表於遼。
12月,宰相陳執中家發生慘案。死了一叫迎兒的婢女。遍體鱗傷、體無完膚,據開封府調查,是被活生生打死的,有兩個說法:1陳執中親自動手,把婢女打死。2一向酷虐的陳執中的愛妾張氏把婢女毆打至死。
官方結論,不管哪一種,陳執中都有不可推卸的現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