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罷官篇(1 / 3)

王素很想說象。可惜開封府裏有當夜的備案記錄。當時開封城有規矩,誰家夜裏要做醮事(燒紙錢之類),要先通知官府,這樣就不會引起火災恐慌。所以當狄青家裏煙火升騰,外麵人等奔走相告,來救火啊,去通知開封府!

就是這麼個事情,但小道八卦的升級性是無敵的!第二天,煙火就變成了怪光,緊接著怪光己沒法吸引眼球,要來點更勁爆的。

第二件事和開封城這次雨災有關。說來這也怪趙光義,當年死活不讓他哥遷都,結果這地勢平緩的開封城,戰時無險可守,水來了就是個巨大的人工湖。人人都在水裏泡著,百姓沒法隻能忍,官員們都往高處搬。狄青選了個非常平民化,甚至集市化的地方——相國寺。

相國寺,一般稱大相國寺,在北宋曆史上占有無與倫比的重要地位,無人不知,被東亞所有種族所向往。不是由於它佛教地位多麼崇高,而是它經濟效應無比巨大。帝國四麵八方向京城開封彙集的水路碼頭,都有一共同終點站,那就是大相國寺。這裏繁華、這裏吵雜、這裏非常有錢、這裏非常平民。於是低調的狄青就選擇了在這裏避水災。

可狄青走到哪都是平民的焦點,何況還到了平民數量超級多的大相國寺。他的一舉一動開始在千萬雙眼睛注視下,於是另一些傳說迅速流傳開來…

外麵瓢潑大雨,狄青在相國寺正殿裏行走坐臥,這副場景是多麼令人神往啊——神聖莊嚴的殿堂,魁偉英武的軍方第一人高視闊步,軒昂往來,讓外麵黎民百姓看得如醉如癡。尤其當時主人公還身披一領黃色衣袍…

這還是狄青嗎?這分明是大宋開國之祖趙匡胤!

真是罪大惡極、駭人聽聞!大宋文官集團迅速達成統一意見。立國近百年終於出現了一頂風作案的奸雄,一旦讓他得勢,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己加身了)就會重演!那時刀兵四起。國將不國,連帶著我們的幸福生活也得徹底泡湯!

同誌們,我們還等什麼?聯合起來,把狄青消滅在相國寺裏!

一呼百應,出手的人很多。簡短節說,選出最有名望、打擊力度最大的2個人作代表。他們就是宋朝頂級文人(兩製官)的各自一位:知製誥劉敞、翰林學士歐陽修。

劉敞從始自終對這件事超熱心,在狄青家“怪”光衝天之夜充當報警人去見開封府尹王素後,又集中精力給皇上寫了封奏章。內容把狄青周圍近年來所有奇聞怪事列總了下,最後歸納出一主題“…今外說紛紛,雖不足信。要當使無後憂,寧負青,無使負國家”他全是出自一片愛國忠君之心,才要讓狄青下地獄的!盡管他自己也說:我列舉的所有奇聞怪事都沒實際根據。

較無厘頭?相比之下,歐陽大才子的文章才有點看頭,他曾專門寫過篇命題論文,名字就叫做《論狄青》。文章仔細回顧了狄青出人頭地的官方記錄,說他出自行伍,號為勇武。在西北戰場上所向披靡,在兩廣平叛,挽回國家局勢。非常的客觀,之後還特別聲明了下。狄青當樞密使4年來沒任何過錯。這是不是成了篇歌頌狄青好榜樣的樣板文了呢?且慢!國手布局,步步緊逼!歐陽大才子筆鋒一轉,但“蓋軍士本是小人…”他真是老毛病改不了,什麼事都從君子、小人的分界線上來說事。在歐陽修心裏。所有軍人都是奸詐、無德、低級、危險的劣等分子!之後的話可想而知了,他論述了狄青多麼的得軍心,更得民心。長此以往…且還有了上古時的中華玄學總根據來印證“水者陰也。兵亦陰也,武臣亦陰也”以此類推,現在又是發洪水,又是下大雨,都是武將們帶來的禍患,上天給我們示警呢!所以請陛下及早把狄青貶出朝廷。這是為天下做好事,也是對狄青本人的愛護。免得以後出了大事,不得不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