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石登場篇(1 / 3)

《宋史》是中國曆代史書裏最雜亂、最不可信的一部,很多人從情感上把它歸罪於第一次使漢民族全麵亡國的蒙古人。因蒙古人野蠻粗俗,不尊重戰敗國的文化,隨便亂寫。反正他們能打,寫錯了能把他們怎麼著?這樣說,就冤枉了他們。其實都是漢人自造孽自身受。就跟北宋亡時,金兵隻在撤退前才衝進了皇宮一樣,此前所有搶掠,都是在城外開價,由宋朝漢奸們自己在城內搜刮…

《宋史》的錯亂也根源於此。

研究宋朝,最好資料是各位皇帝的《實錄》,這是官方最權威資料,記載著帝國每一件重大事情,乃至於皇帝、大臣的每天言行。其它如《宋史》《續資治通鑒長編》一個成於元朝,一個在宋室南渡後,從根本上就沒足夠準確性,所以宋人各種私人筆記,也成了官方信史的一部分。

那麼提問:各位皇帝《實錄》都完好無損,是不是宋史就一清二楚了呢?不!從第一本《太祖實錄》起,就被一改再改、麵目全非了。其中改得最可怕的,就是神宗朝!《神宗實錄》前後共被改過三次:

第一次在元佑初年,由範祖禹、黃庭堅、陸佃等同修,編寫時就吵成了一片。黃庭堅說“如公言,蓋佞史也”陸佃反駁“如君言,豈非謗書”陸佃曾是王安石的學生,但不讚同新法。連他都看不過眼黃庭堅等人對王安石事跡的篡改,這本《實錄》可信程度可想而知…

第二次修改在紹聖改元時,當時宋哲宗在祖母高太皇太後去世後親政,懷念父親事跡,要為神宗正名。他命國史院把範祖禹、黃庭堅、趙彥等人找回來,問實錄的依據都在哪裏?這幾人的回答超級雷人“各稱別無按據,得之傳聞”都隻是些傳聞!哲宗大怒“文字己盡見,史臣敢如此誕慢不恭”於是命蔡卞等人重修!蔡卞版的《實錄》取材於王安石私人日記《日錄》。他把元佑版《實錄》塗改很多,以朱筆抹之,號“朱墨本”這是第二次的《神宗實錄》…

宋徽宗時,想第三次改,可惜被金兵入侵給耽誤了。直到南宋紹興4年,才由範衝再改。範衝是誰?範祖禹的兒子…這30多年來,新舊黨之爭已反反複複折騰了4回,死了近三代人,怒火積怨己上升到不共戴天的程度,還能期望誰能公平公正說話嗎?

現在流傳下的24正史之一的《宋史》中有關神宗朝的部分。就是根據範衝版的實錄而成,前兩版《實錄》和王安石的《日錄》都己散落人間,再也沒法搜尋…所以從絕對意義上來講:沒任何人能把當年到底發生過什麼事說個清楚明白。那我能做什麼呢?就是盡量把現有資料層層剖析,分出真假?

宋神宗出生時,祥和的光芒照耀產房,大群老鼠出現,吐出大片大片彩色的氣體,積成了厚厚的雲層…隻不知趙頊他媽、未來神勇無敵、人稱“女中堯舜”的高氏當時有沒有被嗆死?

1067年1月8日,未滿19周歲的趙頊繼位。這注定了他執政初期超強的信心:我命由我不由天!

神宗皇帝出生在濮王宮。受的教育很平民化。這是個重點!培養一皇帝,和培養一貴族子弟,用的不是同一本教材。他和前3任皇didu不一樣。勉強算來,隻有趙匡胤、趙光義兄弟與他類似。都沒受過帝王之術的係統訓練,但那兩位是天縱奇才,神宗陛下嘛…

10日,曹太後升格為曹太皇太後、高皇後升格為高太後。

接下來要討論兩國睦鄰。趙頊該怎麼稱呼如今大遼的太後、耶律洪基的母親蕭撻裏?按輩份,耶律洪基應該是趙頊的叔叔,那麼他的媽…?禮部官員說我們應自稱重侄、稱對方大母。但被太常寺官員否決。說我們應自稱侄孫、稱對方叔祖母,才符合輩份。心高氣傲的趙頊勉強認可了太常寺官員的說法。但後來的曆史可以證明:他是不服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