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石進京篇(2 / 3)

3在皇帝麵前:這點最重要,在皇帝麵前怎樣,才能真正體現出一大臣的風骨。同樣一件事,來看王安石和司馬光有什麼不同。剛剛說過司馬光當翰林學士,這過程很好玩。神宗讓他當,他就是不!問為什麼?司馬光說臣不會寫“四六”文。神宗再問:愛卿說夢話嗎?你不懂四六文,當年進士是怎麼考中的?司馬光不答,反正就是不當!神宗隻好放他走,出皇宮前,有太監追了上來,把任命詔書強塞在司馬光懷裏,他也就當了。所以:司馬光為人做事必堅持,隻是不超過80%力度。

再看王安石:王安石第一次進京時曾被授予修起居住。別人求之不得的美差,他卻推得汗流浹背,一連寫了14道奏章,可任命詔書還是送過來了。王安石一概不收,直到把送詔書的小吏難為得跪下磕頭:求求您收了吧,不然沒法交差…王安石還是不收,他轉身躲進廁所,連求饒的機會都不給那小吏。小吏急了,放下詔書就跑,不要也得要!王安石反應神速,從廁所裏狂奔而出,追上小吏,把詔書又塞了回去。

兩相對照。可看出司馬光的硬度係數差得不是一星半點,可也不能就此肯定兩人高下怎樣。因凡事一利必有一弊。

如拗相公之剛強,硬則硬矣,可沒法持久。而司馬光餘下20%的妥協中有種難得的柔韌,讓他比王安石更堅忍。他注定了比王安石能等,等到他翻身作主的那一天!

26日,宰相韓琦、參知政事吳奎、樞密副使陳升之一起被罷。樞密副使呂公弼轉正、張方平、趙抃任參知政事。韓絳、邵亢任樞密副使。

韓琦臨走前,神宗問:你走後,誰能接替你?王安石如何?韓琦搖頭:讓他當個翰林學士綽綽有餘,進入宰執就萬萬不可!

神宗搖搖頭。沒再問為什麼。其實知情的人都知道:這兩人有過節!韓琦在慶曆新政後被下放到揚州,王安石是他手下。很多次大清早的,韓琦發現王安石上班遲到,衣衫不整,連臉都沒洗。出於愛護,他某次和顏樂色地說:年輕人,有空要多讀書,不要荒廢了光陰…王安石什麼都沒說,默默退了出來。他清楚韓琦是誤會了。以為他尋歡作樂,通宵達旦。但他不解釋,“韓公非知我者”這是他當時留下來的話。

在之後,韓琦當然知道了王安石勤奮好學。想收為門生。按說兩人相差近20歲,隔了整一代人,以韓琦當年之名滿天下,這是王安石的殊榮。可他拒絕了!非知我者也。怎可朝夕相處?說得高傲自負,其實內裏很簡單:都是一樣的狠人,誰也不服誰!

10月9日。司馬光將他和神宗說過的那部8卷本的《通誌》(即《曆代君臣事跡》)在邇英閣進獻皇帝,宋神宗將自己做穎王時的王府藏書2402卷全部賜給司馬光,並親自為其作序,正式賜名《資治通鑒》。

28日,種家軍第二代、種世衡之子種諤從西北邊疆傳來一令神宗皇帝無比興奮、卻令老混蛋司馬光無比懊惱的消息:種諤趁夏毅宗李諒祚重病垂危之際,收降西夏將領嵬夷山、嵬名山兄弟、收複綏州!綏州是哪裏?當年李繼遷以銀夏5州為最初的根據地,舉起反宋自立的大旗!銀夏5州是哪5州?銀、夏、綏、宥、靜(靜州隨設隨廢,所以有的史書中也稱西夏最初的根據地為銀夏4州)也就是說:綏州是西夏的大老窩!現在被種家軍一舉收複!這就等於向西夏國插入了一把最利的尖刀!就從1067年10月28日這一天開始,神宗朝吹響了在宋史上難得一見的開邊傳奇的勝利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