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河開邊篇(2 / 3)

未來大名鼎鼎的金兀術完顏宗弼在四川就被它射得躲在岩石後邊喘粗氣,抬不起頭來…而這時木征榮幸又不幸的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武器精良還是次要,更重要的是軍隊指揮!在這點上,宋軍有個非常奇異的現象!以這時來說,王安石變法前,仁、英兩朝宋軍戰鬥力普遍低下,每次與遼、夏的戰鬥,輸多贏少。而王安石改革至王韶打響熙河開邊第一槍隻有3年不到,這麼短時間內,宋軍戰鬥力脫胎換骨、完全不同…

還有靖康之難,金兵視宋軍如草芥,往往是以一勝千這樣的比例來打垮宋軍。可僅僅過去了數年,嶽飛、韓世忠、吳家兄弟便都能硬撼對手,取得完勝!

這是怎麼搞的?宋人血氣始終都在!隻要混帳糜爛的文官、皇帝不加壓製,隨時都會暴漲!

回到戰場。河湟吐蕃中的“河”己被拿下。但才高興沒多久,立即傳來一消息——後邊香子城出事了!

木征非常頑強,他知道宋軍的致命弱點就是戰馬少。隻要發揮遊牧民族傳統優勢,在茫茫大漠中兜圈子,宋軍很快就會像從前一樣被我繞暈累死吧?

戰況真按他所設想的發展了,王韶命部將田瓊星夜行軍,必須搶在香子城陷落前趕到!田瓊做到了。他率軍殺到了香子城,與吐蕃人立即接戰。結果全軍覆滅。這是沒辦法的事,木征是圍城打援,以逸待勞。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算百戰精兵,也一樣沒用…

木征很得意,香子城沒打下來不算什麼,我可住帳篷!現在我已找到了對付王韶的辦法——運動戰!就像當年耶律休哥大敗曹彬一樣…

但沒到天亮,他就又遇到了宋軍。是王韶派來的第二撥救援人馬苗授。木征搞不懂,宋朝人這是怎麼了?為什麼一撥剛死光,又一撥殺過來了?但沒什麼,來一個殺一個!於是苗授再次全軍覆沒…

可緊跟著王韶的主力大軍也出現了!直至這時,才能明白王韶的作戰思想:用生命換時間!第一撥田諒、第二撥苗授,都隻是棋子,用意是要拖住木征的手腳。把他釘在原地!直到大軍到位。那時總攻,殺光河州境內的吐蕃軍主力!

木征也不傻,不管他看沒看出王韶意圖,都知道不能和宋軍硬拚了。兜圈子重新開始,隻是他這次反應慢了點,兩天後,在架麻平,他被宋軍堵住了。激戰開始,吐蕃人箭如雨下,然後撒腿就跑——嗯?估計是宋軍那邊的箭雨更大?

箭射不過對方。更鬱悶的是吐蕃人發現跑路似也不頂用了。逃出去好幾十裏地仍沒法擺脫宋軍追殺。最後扔下4千多具屍體才勉強逃走…

陣斬4千多。輝煌的野戰紀錄!可舊事重演,沒等王韶高興,消息又來了——木征跑去襲擊河州,趁宋軍空虛己收複老巢。進城睡覺了…

付出這樣慘重代價,人命換時間的辦法都用了出來,仗卻打回到了原點。河州還是吐蕃的!

想想之前宋朝各次主動進攻的戰爭記錄,就會發現王韶己掉進了坑裏!宋軍每次都是開頭時勢如破竹,相持中被人脫垮,最後一敗塗地。王韶此時麵對吐蕃人的死纏爛打有什麼例外嗎?

有!王韶是北宋軍事史上一個奇跡,他取勝方法與之前漢唐兩代漢族名將們截然不同。衛青、霍去病很多程度上是以硬碰硬,戰而勝之。李靖、李世績、侯君集等唐將狡猾機警,往往突然啟動。讓異族人防不勝防…到宋朝的王韶,他沒漢軍舉國征發的大兵團,也沒唐代胡風的騎兵部隊,注定了力量有限,更沒速度。可他用行動告訴了吐蕃人——你們有快馬、漢人有腦子!

宋軍作戰。必須先勝在戰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