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鬱悶:我是仁君耶!我不同意人民的觀點,可我誓死捍衛人民說話的權力!根據這條真理,他反駁“不能讓老百姓連祁寒暑雨的抱怨都沒吧”
王安石二話都沒:我病了,我請假!宋神宗立即軟了,愛卿別生氣,更別生病,隻有你才是帝國的救星…這時,王安石已開始往外走,這時他聽到後邊宋神宗聲音變得冷淡平靜“愛卿,回來看看這是什麼”
王安石回頭,看見宋神宗遞給他一份文件。上麵寫著呂惠卿的一長串罪名,王安石不解:為什麼給他看這個?宋神宗笑而不答,又遞給他另一份文件,這一份上寫著王安石“違命矯令,罔上欺君”王安石頭一下就大了,這8個字是致命罪名!前一份文件上呂惠卿的隻是些貪財的小錯,這8個字卻是做臣子的最大罪名!恍惚間他看了下文件署名,赫然寫著呂惠卿!
他實在搞不懂,呂惠卿怎麼突然間這麼瘋狂?這不是跟他分大小,這是要爭個你死我活!正思量間,又聽見宋神宗慢悠悠問了句“愛卿,這是怎麼回事,你知道嗎”“不知道”王安石老實回答。他真的什麼也不知道!宋神宗沒再追問他,隻是意味深長地說“那就回家仔細想想吧”
一路上,王安石想了很多。事情肯定不是片麵的,呂惠卿被彈劾、呂惠卿彈劾自己,這兩件事同時發生,必定有內在聯係!
回到家後,真相大白。長子王雱把經過都告訴了他。王安石越聽身上越冷,他生平第一次感到了無力和失敗,真真切切知道。終於眾叛親離、無力回天了。這和他第一次罷相時不同,那時他和皇帝有默契,與親信們同心同德,有“護法善神”“傳法沙門”現在?什麼都沒了!
王雱不解,他不懂為什麼父親變得這樣低沉?王安石一一給他解釋,他才知道自己錯到了什麼地步!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變法派中堅人物隻剩下了呂惠卿,這就是王安石一直容忍他的原因。為了大局。領導有時也得遷就下屬!與整個天下大事相比,王雱龍圖閣學士的虛名,甚至王安石本人的尊嚴,能算什麼呢?
可惜年輕的王雱隻遺傳了王安石的聰明和脾氣,卻沒父親的博大胸懷,被一時的憤怒遮住了眼睛。他以為支使鄧綰搞小動作很隱蔽。殊不知呂惠卿也黨羽滿朝,彈劾奏章剛遞上去,馬上就被他知道了。他選擇第一時間反擊!
於是新政集團徹底內訌。老大、老二兩敗俱傷!
一片死寂,父子兩人都陷入了沉默。失望痛苦中的王安石沒意識到他正犯著一更慘痛的錯誤。他沒料到兒子會背著他做出上麵的事,更沒料到兒子在知道底蘊後會變得怎樣?
王雱是個走極端的人,他不原諒別人的錯誤,更不原諒自己的錯誤。傷心慘於傷身,這世上有種人會被心情殺死,王雱就是其中一個!
當他知道壞了父親的大事,甚至讓國家命運都改變後,他病了,急火攻心得了背疽。這在當時是絕症。很快就病危了。在病中他知道了自己鬥爭的結果:他贏了?10月1日,崇政殿說書呂升卿被罷。2日。參知政事呂惠卿被貶出開封,到陳州去當地方官。此後,新舊兩黨都視其為眼中釘,再也沒能重回權力高層…目的達到了,卻沒半點興奮之情…
王安石獨立朝臣之巔,他仍是大宋首相。大權在握,可縱目四望,再沒一個並肩同行的人!這樣的徹底,還得感謝鄧綰。他把王安石可能存在的幫手都鏟除了。呂惠卿貪汙奪田案被上綱上線,一大批改革派中上層幹部被牽連進去,一起趕出京城…
12日,三司使章惇被以呂惠卿同黨的罪名罷官。之後,在鄧綰的彈劾下,由呂惠卿提出的新法手實法被罷。做完這些,鄧綰仍意猶未盡,他清醒意識到一總原則——有王安石才有一切,才有他鄧綰!為保住官位,他向皇帝建議:為王安石及其家屬在京城修建大宅第,好在京城永久定居。之後為王雱請命,這傑出的年輕人應破格提拔,為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