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逵征南篇(2 / 3)

於是邵雍先生“披露真相”說——國將大治,地氣會從北向南。國將大亂,地氣從南向北。這是千古不易之理。現在南方之氣已深達洛陽,各位想開封城會怎樣?大批南方人會像杜鵑鳥一樣湧進京城,國家在他們治理下,必將一塌胡塗!

他哀歎北方人從此將沒好日子過了。之後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幾年後王安石當政,變法開始,北方的“君子”們的確沒了好日子…算得非常準,著實的讓人佩服?宋朝之後的讀書人都對他這預言佩服得五體投地,當成真理。

“天下大治,地氣從北向南。天下大亂,地氣從南向北”以此論調,北方人天生是天下之主,南方人注定了是奴才,絕不能當領導人!當了?國家民族就要完蛋!對此謬論實在不想多說,隻舉一例: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就是以南統北!這就是邵雍作為大預言家的本事,大明立國距離你在天津橋上聽杜鵑鳥啼僅僅300年,居然沒算出來?說:你為什麼沒算出來!

這樣的本事都傳給了他的兒子邵伯溫。邵伯溫在預言算命方麵沒能超過老爸,他另有強項寫書:《邵氏聞見錄》。這本書嚴格劃分,有前。後卷之別。前卷由邵伯溫,後卷是邵伯溫兒子邵少傅接力完成。父子兩代對兩宋年間的事全麵記載,內容花樣翻新千奇百怪,當成雜談小說來看,那是相當的不錯…

郭逵的第一個目標是邕州。這時不再有昆侖關之戰了。郭逵完全不必有狄青當年的謹慎,他身率10萬大宋西軍,是狄青的3倍多,而交趾人傷亡已超過2萬。陸軍方麵隻剩下兩三萬左右。實力對比太懸殊了,邕州、廉州、欽州…一個個城池被收複,交趾人傷亡慘重,帶著搶來的東西往老家跑。在他們想來,這事就算到此為止了?趙匡胤、潘美,這兩個人超級牛吧?也沒殺過邊境,到我們交趾國來砍過人?

等交趾人回到老家,開始清點贓物、作發財夢時,才發現自己這次錯得有多厲害。郭逵腳前腳後就殺了過來。根本不給他們喘息的機會!宋軍兵分兩路,副將燕達先攻打交趾的廣源州。12月4日,燕達一舉攻破城池。俘虜5千多人。抓住了李乾德的軍師劉紀。

7日,宋神宗第六子趙傭(未來的宋哲宗趙煦)出生。

這時在西北,唃廝羅的繼任者、吐蕃讚普董氈正式挑戰大宋。派出大將鬼章在洮州、岷州聚集兵馬,脅迫羌人歸順。12日,宋神宗將他的撒手鐧——大太監李憲派往秦鳳、熙河等路措置邊事,下令諸將皆受李憲節製。雖有禦史台老大鄧潤甫與幾個手下聯名上奏“吐蕃之患小。用李憲之患大。李憲失敗,禍小。李憲成功,禍更大”但宋史上鼎鼎大名的大太監又豈是幾個禦史參的倒?神宗皇帝不聽…

大敗之後的交趾人設下了一埋伏。這是沒辦法的辦法,他們也想弄個像樣的防線以阻止郭逵繼續深入,但如古代中國的萬裏長城、現代法國的馬其諾防線。那都要動用超級龐大的人力物力,與卓越的設計施工能力才能完成。交趾國根本做不到!隻能因陋就簡,在一窮山惡水的險地設下埋伏。他們估計就很安全了,想想宋軍從沒進入過交趾,地理不明,一定上當?

可惜郭逵這次帶來是最強的大宋西軍!在熙河戰場上,王韶曾率這支軍團穿越天險,讓吐蕃人在自己地盤裏被客軍偷襲。現在戰場換成交趾,這裏的所謂險要,能和苦寒高原的熙河相比?且身率10萬重兵在客境作戰,郭逵也是名將,早已派出大量斥侯,交趾人的一舉一動都掌握在手裏!

郭逵很快就知道了交趾人的埋伏地點:夾口隘。問題簡單了,西軍再次上演穿越好戲,從兜頂嶺繞了過去,把埋伏甩在身後,直接撲向富良江!河對岸30裏處就是交趾國的都城交州!這一招,郭逵把對方逼上了絕路,同時也讓自己站在了刀尖上…

宋軍什麼都有,就是沒船。這是沒辦法的,千裏行軍,你總不能背著船從宋朝國內一直殺到交趾的富良江邊?現造船的話,時間根本來不及。想想10萬大軍,那得造多少船?事實上就算造出來了也沒用,富良江寬闊江麵上漂著400多艘交趾戰船,宋軍主力是西北人,他們基本都是旱鴨子,上了水麵難保赤壁故事不在交趾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