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朱熹弟子問:王安石為何沒能第三次拜相,繼續改革,反而讓群烏合之眾立於朝廷?朱熹一笑,這位聖人有個愛好,他身在南宋,資料不多,卻把北宋每一位皇帝、每一個大臣都盡情品評了一遍,其中就有“這時滿朝皆廢物”的答案。朱熹說:神宗已盡得荊公(即王安石)技倆,何必再用?
熙寧十年後,事無大小,都由自做,所謂大臣,隻是用群庸人留在身邊,隨時指使而已…
一語道破天機!這才是王安石走後,大宋朝政治格局的真相。同時也是中國曆史一顛簸不破的真理——除開國皇帝和第一宰相外,任何一位強勢皇帝身邊,都沒法同時生存一位鐵血宰相!
就連王安石也不例外。一旦宋神宗羽毛豐滿,他就再也沒了立足之地。這點是宋朝從熙寧到元豐年間的最大區別,它也主導了整個北宋王朝的命運…神宗當家作主後,王安石在金陵開始隱居歲月,司馬光在洛陽閉門著書。新舊兩派黨羽跟隨他們的黨魁一起集體休息,剩下的也都成了盡心盡職的辦事員,在王安石創建的各種新法裏麵老實工作…
27日,6歲的皇孫耶律延禧受封梁王。而在太子耶律浚死後,本欲繼大統的侄子兼養子耶律淳則被調出朝廷。10月9日,為人有名言“無百萬兩黃金,不足為宰相家”的北府宰相、大遼第二奸臣張孝傑作為第一奸臣耶律乙辛的同黨,也被趕出朝廷,任武定軍節度使。
本年,大理國內發生了改朝換代級別的嚴重內亂!一叫楊義貞的權臣弑殺大理上德皇帝段連義(金庸先生《天龍八部》中四大惡人之首的段延慶身份設定即為段連義之太子)自立為大理國廣安皇帝。旋被擁立段連義之侄段壽輝的高升泰舉兵殺死。段壽輝次年去世,高升泰再擁立段壽輝堂弟段正明為保定皇帝(段正明是前理國的末代皇帝,之後禪位給高升泰。高升泰改國名為大中國。2年後去世,遺言將皇位還給段氏一族,所以段正明之弟段正淳得以重新繼位,段正淳就是後理國的開國皇帝)
元豐4年(1081)是變法成敗的關鍵之年!變法之前,王安石、宋神宗最盼望的機會終於到了!新法改革——積聚財富——出兵熙河——掃平西夏——征服遼國——產出利潤。這條變法總鏈條中的重中之重。掃平西夏的機會到了!
這機會是自己送上門的。這是黨項人的老傳統了,他們姓錯姓了!為什麼要姓李呢?翻唐朝老黃曆,李世民的子孫,堂堂大唐的皇帝受製於後宮,每一代都活得窩窩囊囊!
李元昊殺母親衛慕氏、舅舅衛慕山喜。李諒祚殺舅舅沒藏訛龐。現在西夏第三任皇帝李秉常即位時隻有8歲,走到前台的人是他的媽媽,當年沒藏訛龐的兒媳婦梁氏。命運是多麼的光怪陸離,李諒祚最初勾引這女人隻是為得到政敵的情報,可一旦成功後,這女人卻牢牢占住了西夏皇後寶座!一漢族女人。竟成了西夏國的第一實權人物!
有這樣一媽媽,李秉常的命運可想而知。他是一皇帝。可連一平民都不如!沒自由、沒權力,4年前,17歲的他名義上開始親政了,卻發現他比他爸爸當年還要慘。漢人天生就是政治高手,梁氏家族比沒藏氏強太多了,除把持京城大權外,連同整個國家各部門都安插進了自己親族!尤其此時的國相就是大梁後的弟弟梁乙埋!
李秉常想了又想。明白想要奪回皇權,絕不是在京城發動場政變那麼簡單了。怎樣才能成功呢?他非常聰明,內部既不行,隻能尋找外援。外援隻有兩個——大遼、大宋,選哪個?遼國是不能招惹的,小心請神容易送神難!隻有大宋,文明美麗善良穩重,從哪點看,都是唯一選擇!
可怎樣打動大宋朝呢?它什麼都不缺。除了土地…一22歲的孩子是瘋狂的,誰在這年齡都沒法精細穩重,為了可貴的自由,他付出的代價讓整個世界都目瞪口呆!有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