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役差役篇(3 / 3)

閏2月2日,大宋首相、尚書左仆射蔡確被罷。門下侍郎司馬光升為尚書左仆射。4日,尚書左丞呂公著改任門下侍郎。

說蔡確,這位一直走位飄忽、新舊兩黨間左右逢源的頂級大佬,突然間焦頭爛額,毫無征兆的,他居然大禍臨頭了…其實他還是有些預感的,也做了些努力來挽回。他很清楚,在之前哲宗即位問題上,在邢恕鼓動下,他別了高太皇太後的苗頭。這實在很不妙,可誰也沒把這事看的太重。因宋朝太寬鬆了,別說稍微搶搶風頭,就是當麵讓皇帝難堪,也沒見有啥後果。隻是例外總會出現的,什麼樣的奇跡都有第一次。很不幸,蔡首相拿到了這個曆史性大獎…而他的遭遇就是一個時代的開始。他人生落幕的過程是之後新舊兩黨反反複複死掐、不死不休的開端…

一要命的借口從宋神宗的喪事開始。其實山陵使這職務是不難當的,首先它是個暫時性工作,從出殯到入墓,這過程隻要順利走完,就大功告成。另外依慣例,山陵使以當朝首相兼職。喪事結束,該首相按例就要辭職。那麼誰會去在乎、為難一快要辭職了的人?就算是他敵人,也會輕輕放他過去。畢竟官場有它的遊戲規則。山陵使、馬上退休的首相,這種雙重保險下,蔡確還是出了事。舊黨裏新上任的台諫官們抓住了他三大錯處:

1身為山陵使,應率群臣為神宗守夜。可除他之外,大臣們全在,唯獨這位主角整夜不知去向…

2出殯當天,他應與先帝靈柩寸步不離。可他一會向前狂奔數十裏,一會再向後狂跑數十裏,中間還消失過一段時間,不知去了哪?讓人懷疑他是不是穿越了…

3神宗安葬後1個多月了,他還是不辭職。不說首相之職不辭,就連山陵使職務都一直掛著。不知他要幹什麼?

以上3條,足以定出個大不敬罪名。我們也要承認,這三條罪行真是不怎麼光彩,太失職、太輕率、太不著調了!隻是曆史上還有些別的說法。守夜當晚,蔡確的確失蹤了,可小哲宗卻有和他談話的記錄。出殯當天他沒和棺材走在一起,甚至騎馬回城了,去幹了什麼呢?某些資料顯示,他和高太皇太後有過交流。至於說啥都不辭職,看著是戀權不放,可當時是過年期間,放大假好吧?

總而言之,各說各的理。不過得承認:蔡確本人是被突然打擊、沒心理準備的。為此,他要補救!他提出一非常和諧的建議,給高遵裕複職。高遵裕是高太皇太後的娘家人,在5路伐夏之戰中,他像一西夏人的臥底一樣玩死了帝國夢想,當然也相應得到了一點點處罰。他被降職了。此時,蔡確以首相身份向太皇太後求情:新皇登基這樣美好的日子裏,連大牢罪犯都能特赦,何況本朝第一外戚高大將軍呢?讓他官複原職吧?

多好的同誌,想領導之所想,做領導心裏的事。通常這樣做了,哪怕先招來的是領導的嗬斥,事後也會得到領導歡心…所以最開始時高太皇太後衝著他怒吼時,他仍不怎麼害怕,盡管高太皇太後吼得非常有水平,揭開了宋史裏一些沒人知道的細節內幕。如當年高遵裕搞垮了西征,神宗皇帝當晚繞床歎息,整夜不眠,加重了病情。這條史料就是在這時公之於眾的。

可之後蔡確的心就沉了下去,因高太皇太後罵完了人,做足了高姿態之後,並沒有複高遵裕的官。這才是關鍵!說明她一來不原諒高遵裕,二來絕不領蔡確的情!更說明她記仇了!直到這時,誰也不知這女人記仇能記到什麼程度。蔡確得用一生的代價去做照明燈,照出‘女中堯舜’的真麵目,好給別人提個醒…

閏2月8日,青苗法被罷,恢複之前的常平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