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豐榜單篇(1 / 3)

仁宗皇帝很高興,吳處厚就此有了前程。隻是後來大家都知道,仁宗無論如何也沒生出兒子來,吳處厚的前程也就連帶著變得暗淡,近20年的時光裏,他大概都用在和程嬰、公孫杵臼討論為什麼沒把愛嬰行動沒進行到底了,他的官運一塌糊塗,直到神宗都去世了,他還是個不入流的官場小芝麻…

宋哲宗當上了皇帝,吳處厚的人生曙光終於再一次降臨,站在角落裏仰望權力之巔,他突然看到了位熟人,元祐元年的次相蔡確…想當年他還跟我學過賦啊,我們有師生之誼!吳處厚喜從天降,第一時間給蔡次相寫信,深情追憶過去的時光,重溫當年難忘的友誼,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請給我一大官當當吧——

等了很久,沒蔡次相的回音。蔡確估計早就把他忘了,就算當年我跟你學賦,也不過是文士間的探討,你還真把自己當成啟蒙授業恩師了?巨大落差讓吳處厚崩潰了,蔡確的形象在吳處厚的心裏變得惡毒,成了斷送他升官發財美夢的最大罪魁,他恨蔡確!

可峰回路轉,蔡次相拒絕他、王首相接納了他。王珪保薦他當上大理寺丞。吳處厚滿足了,他不再恨誰了,隻要能一直這樣,哪怕不再升了,也很好。但命運再一次拐彎,這一次蔡確主動找他了。

大理寺是宋朝最高法院,吳處厚在這位置上感覺非常優越。有多少曾叱吒風雲的人物都在這裏摧眉折腰,吳處厚甚至可幻想一下蔡確跪在他辦公桌前受審的快感!可惜好夢不長,很快他就知道了這位子有多燙手…

一個案子發下來了,王安禮、舒亶互相指責對方貪汙。手捧卷宗,剛開始吳處厚沒覺得心煩,首先這兩人都是官員,王安禮是前首相王安石的弟弟。嗯。來頭不小?可惜該弟弟和王安石不一樣,投靠的是舊黨!吳處厚向四周望了望,元豐八年?這年頭還是新黨的天下。那麼簡單了,舒亶是堅定的新黨。不保他保誰?方向準確,正要操作,忽然傳來了張神聖的紙條。首相王珪指示:王安禮是好朋友,要關照他…

吳處厚心領神會,王珪是首相加恩相,他的話是最高指示,必須照辦。可緊急關頭又被擋住。又有指示到了,蔡次相說:舒亶是好朋友,你定要關照…

關照誰?想來想去,吳處厚隻有拒絕蔡確。他相信這是正確的決定。一來報答了恩相、二來小小報複了下。從哪方麵來說,都讓他愉快。事實證明他做對了,不久後王珪投桃報李,對他的忠誠給出了回報,推薦他進入館閣。這意味著不久的將來。他至少會是兩製官,與百官之首的宰執隻有一步之遙…美夢終於要成真了!但…吳處厚的生命裏充滿了但是…

王首相的推薦居然沒生效!吳處厚想不通,平時一位翰林當推薦者都足夠了,他有首相的推薦怎還會失敗?很快消息傳來,他一下就僵硬了…原來是蔡次相不同意。投了堅定的一張反對票!

蔡確!你不知道打碎一個人美夢是多麼殘忍的一件事嗎?不明白那會讓夢碎者產生多麼巨大怨恨嗎?不清楚那會給你帶來怎樣慘烈的報複嗎?

蔡確根本無動於衷,你是誰啊?摁死隻小螞蟻需要負責任嗎?需要嗎?蔡確心安理得的生活著,半點都沒理會吳處厚的怨念,直到小半年後,宋帝國換了主人。神宗死了,小哲宗即位。權力機關也跟著重組,王珪死了,首相換成了蔡確。

蔡確的記憶力非常好,同時真正做到了對敵人“一個都不放過”連吳處厚這樣的小人物都積極打擊。吳大院長被下放了,到漢陽去當知州。截止到這,蔡確已凶殘地終結了一官員的政治生命,雖官員職位是不確定的,還有再升的可能,但作為沒背景、死了靠山的吳處厚來說,應該已可判定終身了?所以蔡確沒任何擔心,那就是一粒塵埃、一隻螞蟻而已。可隨後,他自己也被貶出京城,到安州當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