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夏築城篇(1 / 3)

所有史書都稱讚曾布說得對、宋哲宗做得對,章惇實在是太凶殘、太惡毒、太小人了,連死人都不放過,實在過分!

我們用自己眼睛來分析。挖墳的確不高雅,可要分對象!針對當時形勢、參考後來的發展,證明了舊黨對北宋、對漢民族的危害。在北宋時,他們破壞了新黨執政期間對異族的絕對上風,到南宋時,舊黨思想更成了宋朝官方唯一準則,這些準則導致了漢民族有史以來第一次的全境亡國!

追根溯源,老混蛋影響巨大!可就算在現代,他仍在形象上光芒萬丈。請問為什麼?一來是宋朝官方對他的認可。二來是一本《資治通鑒》作用巨大。中國人牢固的敬文人思維作怪,認為大作家必是聖賢,大文豪絕不會是混蛋?

其實哪跟哪!無數例子證明:古今中外,有才無德的人遍地都是!要想防患於未然,把舊黨徹底毀滅,老混蛋的光環必須磨滅,必須把他從人格到履曆、從官方到私人,全方位地抹殺!

曆史將證明:章惇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大公無私、遠見卓識的,對照宋朝後來的災難,會發現之前他所做的每一件貌似惡毒凶殘的事,都是為了宋朝好!如早聽他的,我能打包票:絕不會有靖康之難、南渡之慘!

可惜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裏,更悲哀的是,想讓多數人理解都是件奢望的事,尤其是事發當時…

28日,章惇正式上報了一張35人的名單!元祐黨人:呂大防、劉摯、蘇轍、梁燾、範純仁、劉奉世、韓維、呂陶、呂希純、賈易、程頤、朱光庭、楊畏…35人全部貶官流放。且把貶人當遊戲。蘇軾字子瞻?好,去儋州!蘇轍字子由?查地圖沒由州?找個近形字吧,由與田相近,貶他到雷州!劉摯字莘老,莘、新同音,貶他到新州!

閏2月17日,在章惇的強勢任命下。大宋朝上層建築作出重大調整:宰相仍是章惇。中書侍郎由原尚書左丞許將擔任、尚書左丞由原尚書右丞蔡卞擔任、尚書右丞則提拔原吏部尚書黃履擔任。同知樞密院事曾布轉正、同知樞密院事則提拔原翰林學士林希擔任。其他的人沒什麼,主要的是章惇將2名親信黃履、林希分別安插進東西兩府。也是表明了對許將、曾布等人的不信任。但令章惇萬萬料不到的是:林希居然被曾布所誘,也背叛了他…

4月16日,前首相、71歲的呂大防在往流放地循州去的半路上病倒。就此死在了半路上。18日,舊黨的兩大巨頭:呂公著被追貶為昌化軍司戶參軍、司馬光被追貶為朱崖軍司戶參軍。

西北戰場,章楶回來後沒急著報仇,還是悄悄搞著自己的小動作,看上去都是些輕飄飄的東西。如花了很多錢給些遊手好閑、行蹤不定的人,這些人到處亂走,誰也不知他們確切位置。又不定時派出很多小股部隊在邊境遊蕩,時不時衝進西夏那邊,殺幾個人後立即躥回來。再有就是蓋了很多小堡壘,一串串向西北延伸。悄悄漫過了宋夏邊界…的確都是小動作,可西北各路一起來做,動靜就太大了。單說越境殺人這一條,到此時,西夏人總共被砍11650。和一場超級戰役的死傷數字差不多了…

這些讓西夏人很鬧心,卻不知章楶真正想做的是什麼。他是集宋夏之戰百多年間名將招數於一身的人!精研西北戰事,幾次最慘痛失敗在他心裏不斷浮沉,他有個空前大膽的設想——把宋軍史上損失最大的那個坑反挖給西夏人!

這計劃是經他個人深思熟慮、由宋朝上層批準的。為配合他,皇帝這次是把他調回的涇原路的首府渭州,而不是當年守邊時的環慶路的慶州。涇原路地勢更險要,有個得天獨厚條件。西夏人想入侵。最佳途徑隻有一條——沒煙峽。在這附近,章楶要修座超級軍城,用來“東帶興靈、西趣天都,瀕臨葫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