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首相篇(1 / 3)

可曾布失算了!因他根本就沒看清楚蔡京這人的本質!這是個妖孽!是30年來宋朝政局不斷反複,從最初為信念榮耀而戰,到後來為黨派為恩怨而鬥,一係列血腥齷齪中孕育出來的集大成者…

在蔡京的身上,已再也沒有了原則!因他曾親眼目睹良臣如王安石被罷免;聖賢如司馬光身敗名裂,險些連墳墓都保不住;文豪如蘇軾顛沛終生;長者如範純仁衰敗老盲;黨魁如劉摯被流放至死;強臣如章惇也翻身落馬…連安全都談不上,還說什麼榮華富貴?這些例子深深刺激到了蔡京,於是他變身了、升華了…

蔡京的出現不是偶然的,他是北宋連續30年不斷升級的黨爭的終極產物!

人需自救天方救之,在曾布想著提拔蔡京前,蔡京早就展開了自救行動。說實話,他怕!他被貶到杭州了,這地方是美,在宋朝已公論為天下第一風景區了,在南宋更做過近150年的首都。元祐以前,這裏是貶職的終點站,蘇軾不止一次到過這兒。可元祐以後,這裏隻是塊踏腳板,貶到這兒的十之八九都會迅速上路,貶到更遠的天涯海角去…

誰敢說蔡京與眾不同,能在杭州城裏靜等官複原職呢?所以要自救!天遂人願,機會來了!隻要抓住,回京有望啊!可是這機會…真要和這個沾了邊,以後就算飛黃騰達做了首相,也會有人指著脊梁骨罵,罵得子孫後代都抬不起頭!

到底是什麼機會呢?說來很風雅,宮裏大太監來杭州城給新皇帝挑名人字畫了。說到字畫,放眼當時天下,連蘇軾在內,蔡京也足以排進前三甲!以蔡元長之能,無論親自操刀還是幫著挑選,該太監都會搞到精品中的精品。滿載而歸…

如此一來,蔡京能讓太監滿意、太監能讓皇帝滿意,利益鏈條轉動,蔡京前途一片光明!可後患也真不小。前麵說了:這會有罵名的,文彥博文大人就是前例!當年他隻是送了件蜀錦襖給宋仁宗的愛妃張美人,就被一直念叨到宋哲宗的同文館之獄中,當成了文家的曆史汙點!

這怎麼受得了?當宋朝的官,第一重要的就是名聲!可時至今日,名聲值幾個錢?縱觀帝國20年,名聲越大的,被潑的汙水越多、受的迫害最慘,新舊兩黨誰都沒跑了,都在受害之列!

蔡京早就想通了。名聲?是這時代裏最沒用、最虛偽的東西!我不要!我要的是享受!

而這一切都要從這個機遇抓起!蔡京打點起十二分精力,陪著該大太監在杭州城周圍尋覓,把散落在民間的高人遺跡挖出不少,更精益求精,施展全身解數。創作了十幾幅字畫,托大太監帶進宮去…蔡元長有十足的信心,用自己作品打動新皇帝。政治上不說,在丹青筆墨方麵,他十分清楚:蘇軾死後,自己就是活著的傳奇!而這一點,就連他的政敵們也沒法否認…

該大太監滿載而歸。回京後才知他帶回來蔡京的作品有多正確。趙佶作為古往今來所有帝王中文藝天賦數一數二的大天才,早就在珍藏蔡京的作品了——有記載:當年蔡京作京官時,最熱的三伏天,有兩個管事為他揮扇乘涼。蔡京很滿意,一時高興,在兩人扇子上各題了首杜甫的詩。小事一樁。蔡京過後就忘了,可隔了幾天,突然間這兩個管事衣帽嶄新、喜氣洋洋,聽說各自家裏都重新裝修了…一問才知:當時的端王趙佶以2萬貫把扇子收購珍藏了…

這樣一來,本是給蔡京通關節的事。突然間對這大太監也有了好處。活幹得漂亮,很有辦事能力,重點培養!

從這時起,這位大太監走上了宋朝官場,成了宋徽宗趙佶的心腹!不久的將來,一次次決定了北宋王朝的命運,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講,他給宋朝造成的影響,比蔡京更大!

該大太監名叫童貫!童貫是個有來曆的太監,在龐大的太監群落裏,從出身上就高人一等。因他的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