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神兩朝的太監們勢力穩步增漲,武將方麵,李憲在西北軍中地位超然。文事方麵,一代名相王安石在皇宮門口被太監們搞得灰頭土臉,可說非常威武了…
但仍在可控範圍內,真正失去控製是在“女中堯舜”高太皇太後時期。這是宋史上第二位女性領袖了。皇權有時就像貞節,第一次被欺侮時,同情者、支援者很多,到第二、第三次時,不管當事人怎樣,旁觀者都變得乏味麻木了。第二次高太皇太後、第三次向太後,這其間大臣們都敢在朝堂上把後背和屁股對向皇帝,報告工作時隻講給太後聽,根本不理會皇帝臉色。這是什麼樣的局麵啊?連帶著太監們也無法無天…
出現了陳衍等人,敢於在高太皇太後病重未死、宋哲宗沒能親政的縫隙中篡改聖旨,當幕後黑手。太監做到這一步,已隱約有了晚唐時期太監群落的影子了。不過陳衍曇花一現,死得很慘,但卻給後輩們指明了前進方向——太監就要這樣當!在宋朝做太監,並不是隻有領兵打仗、砍得一身血這一條路!
而梁師成就是這條路上走得最風光的人!
走這條路需一特殊的頭腦,要知太監始終是皇權的寄生物,想在皇帝健在,甚至健康時就暗中操控全局,做龐大帝國的幕後黑手,這是個多麼大的命題?要解開它,連晚唐那些隨意操縱皇帝生死替換的太監群落都做不到!
因那些太監隻是在前人基礎上加高加厚太監的權勢,隻是守成!而第一代開創局麵的太監,才能解開這看似無解的難題!梁師成就是第一代。他想在火中取栗。首先要做的是分析。要分析出新皇帝的特殊愛好,去投其所好,才能有他的生存空間。要知他在宋哲宗死亡時仍是個無名小輩…
曆史證明了他的智慧是和童貫、蔡京在同一個層麵的。童、蔡想到的,他都想到了。而操作時,他選擇的方向,執行力比童、蔡2人更強!就像有人用煤去燒火,可得到溫暖。有人用煤去雕刻,卻得到藝術品。
童貫分析出了趙佶喜歡書畫丹青、翎毛古玩,於是暫時放下武裝太監的根基,放著軍隊不去,而去遙遠陌生的江南杭州,給趙佶尋找藝術珍品。蔡京機緣巧合,以自身才華幫了童貫也成全了自己。而梁師成更上層樓。他要做幕後黑手、要操控全局,那麼戰場就始終都在京城裏,甚至就在皇宮裏,他不能離開這兒,要在這塊世間最機密、最嚴酷的地界中脫穎而出。才能達到目的。他不能離開開封!絕不能!
梁師成在自己的私人府宅裏收藏大量名人書畫,之後動用各層關係,請四方俊秀名士來品評觀賞,他躲在暗處聽著看著,有哪位名士的見識高超,能引起他共鳴,就成了他的獵物。一個又一個。他收集了很多,做這項工作他非常用心。因這是他的班底、他的資本,是他接近趙佶,成為幕後黑手的最基本要素。
有了班底,梁師成變得更低調。當他出現在皇宮裏時,就像縷清風。既吹得人們神清氣爽。還帶著種其他太監所沒的儒雅內涵。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他有學識。這有心的太監,當周圍別的太監舞槍弄棒、開口陣圖閉口行軍,準備西北打仗時,他關注的是。哪怕永遠沒進入科場。成為廷臣的可能,他仍讀了很多的書。
而書籍給了他別樣的魅力和機遇,趙佶注意到了他。皇帝是寂寞的,走出宮門來到朝堂,有大臣陪著,這些大臣和他受同樣教育,能陪他玩。如蔡京,琴棋書畫無論哪一種,兩人都有共同語言。可回到宮裏呢?都是些耀武揚威的陰陽人,搞得不倫不類。長此以往,趙佶的雅皮生活怎樣完美?梁師成添補了這份空白!
他先是稍微流露出點文采,讓趙佶有了點好奇。漸漸地再多露些,趙佶把他升級成了玩偶,帶著他在皇城裏四處轉轉,隨時聊天。時間再長些,趙佶發現這太監的底子探不出來,居然不止是稍具文采,連國家政令也難不倒他?
這就很難得了,以外麵大臣為例,培養過程是很長的,先是基礎教育,從孔孟之道學起,到科舉成功成為朝臣,這隻是開始。之後還要接受公務員的規範進修,才能接手具體工作。以寫奏章為例,在格式、內容方麵,就和科舉考試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