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出城篇(2 / 3)

何栗回城後,全開封人都長出口氣…原來真的沒到山窮水盡的絕境啊!這裏麵也包括皇帝趙桓,興奮之下的他同意了一切,並主動表示可以代替父親宋徽宗出城…這種情緒也感染了整個官場。當天,頂級高官們誰也沒回家,就在皇宮辦事大廳裏推杯換盞,喝了頓慶功酒。席間他們一致決定:要趁熱打鐵,讓和談立即進行!為此,他們建議趙桓要盡快出城和金軍相見…

28日,何栗再往金營,告知大宋欽宗皇帝將親自出城,來金營談判的消息。

1126年閏11月30日,曆史性的時刻到來!中原漢族皇帝第二次被入侵的異族人逼到絕境。800餘年前,西晉懷帝司馬熾、湣帝司馬鄴2人被匈奴人俘虜,受盡屈辱死去。而這一天,宋欽宗趙桓帶著首相何栗、中書侍郎陳過庭、同知樞密院孫傅第一次走出開封城,去往金營。城裏由兩位僉書樞密院事曹輔、張叔夜留守。

走出開封城,從南薰門開始,就全是金軍了。趙桓一行人當即下馬,金軍一直把他們帶到了青城。這裏遠遠不是金營,更沒有完顏宗翰、完顏宗望,隻有一個口信:完顏宗翰說這不是私人約會,而是代表兩個國家。宋朝必須先寫降表,才能讓見麵有意義…

這一點並沒讓趙桓等人意外。他們這次來就是為了和談,說白了就是有條件的投降。麵對現實,連外城都陷落了,隻要能保住命,還有什麼是不能答應的呢?

趙桓讓隨行的禦用筆杆子孫覿執筆,寫這份降表。他給這份文件定下了基調,說要突出“請和稱藩”這4個字。稱藩也就是從屬國。

降表很快寫好了,派人送過去,卻被退了回來。理由是大太子殿下仔細讀了幾遍,覺得詞句隨意。文采不夠…宋朝人鬱悶!

曆史沒能留下完顏宗翰的學曆,不知他有多大才學。但基本可估算出來,完顏宗翰憑什麼指摘文明程度居於人類之巔的宋朝文人?

但宋朝不得不馬上重寫。為過關,孫覿一連寫了好幾次。結果毫無例外都被退回。最後趙桓都煩了。他派當年的狀元郎、現首相大人何栗出馬,合孫、何兩人之力去完成它!

而完顏宗翰也終於說出了他心底裏的真正願望。他喜歡漢人的四六對偶句式。他覺得如把降表寫成歌賦,那該是多麼新穎別致,絕對是古往今來獨一份的作品。他完顏宗翰的名字絕對會隨這份降表流傳千古。

於是一份四六對仗的降表出爐了。還別說,文字這東西就是奇妙。無論多惡劣的事,都能搞出風雅來。如“三匝之城,遽失藩籬之守。七世之廟,幾為灰燼之餘。既煩汗馬之勞,敢緩牽頭號之情…上皇負罪以播遷,微臣損軀而聽命…社稷不隕,宇宙再安”

看著這份降表。完顏宗翰反複閱讀、再三推敲。功夫不複有心人,他又找出幾處紕漏,他把“大金皇帝”的“大金”2字抹去,把“大宋皇帝”4個字全都抹去。確保了金太宗完顏吳乞買的地位唯一性。把“負罪”改為“失德”彰顯金國出兵是很正義的。把“宇宙”改成“寰海”像宇宙之類的詞都太大了,從此不再適用於漢人,隻能由女真人專用…

做完這些,宋金雙方首腦終於見麵。不過完顏宗翰說:我們還沒得到大金皇帝的聖旨,所以暫且委屈您在青城睡一晚上,明天我們再談…當天,開封百姓從皇城的宣德門一直排隊到外城的南熏門,在風雪中翹首盼望自己的皇帝歸來…

12月1日,一個叫蕭慶的人穿過開封內城,走進皇城,住進了尚書省。從這一刻起,宋朝所有政令都要經這個人審批之後,才能下發實行…政權被接管了!